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学困生作为学生中一特殊群体,其发展更应受到重视。《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是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要求的学生。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学困生,如何帮助学困生进行正确有效地转化,是所有初中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学生学习信念理论为基础,以兖州扬格外语辅导学校的100名初中英语学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开展调查与研究,分析他们出现学习困难的原因,结果发现缺乏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不当、意志薄弱、自我效能感差是造成英语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此外,英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也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转化。例如,对学习动机不强型的学困生主要采用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其英语学习爱好等策略进行转化。对其他类型的学困生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了转化。经过半年的实验,参与个案研究的学困生,其测前和测后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学习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消极的学习信念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自我效能感提高。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主要为要帮助学困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英语课堂教学,采用不同形式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本论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引言,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转化设想。第二章则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研究的概况以及论述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关于本论文的调查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第四章是针对五种不同类型的学困生进行转化的个案分析。第五章是在分析这五个个案转化的基础上对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提出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第六章为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