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师从业心理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品质,主要包括选择中学语文教师职业的心理和从事语文教师职业过程的心理。就中学语文教师职业而言,其从业心理既应该具有一般教师从业心理的特点:爱生爱才,善启善诱,勤学敬业,以身作则,求真求是等;又应该具有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从业心理的独特特点:热爱语文学科,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言语能力等。 本论文主要是基于对贫困地区湖南新化县中学语文教师从业心理的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从教师人格、从业动机、从业能力、职业认同度四个方面对该地的中学语文教师进行从业心理调查,以便了解贫困地区中学语文教师的从业心理,发现从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根据产生从业心理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贫困地区中学语文教师的从业心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师人格、从业动机、从业能力、职业认同。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语文教师从业动机缺乏内驱力,职业道德存在偏差、情感失衡、有关专业素养的语文能力较低、教育机智不够、缺乏教育方法、教师群体中职业倦怠、职业高原期现象较严重,语文教学效能感较低,事业幸福感不高等。针对这些从业心理问题,本文主要从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提出解决建议:主观方面的建议主要包括加强语文教师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语文教师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等;客观方面的建议主要包括保障语文教师的物质生活水平,改革评价、管理中学语文教师的模式,引导社会营造合理的社会氛围等。通过这两方面的共同努力,以期促进贫困地区中学语文教师的从业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