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关系在工业浪潮的推进中经历了剧烈变动,大量农村青年前往城市谋职求生,成为企业员工。随着成都成为西部第一批“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工业园区的青年员工必须紧抓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突破自我,才可以获得职业生涯发展,而这需要强大的职业心理来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由于这批青年员工的年龄多数集中在18至25岁,他们社会经验不足,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生活价值观也还在磨合阶段,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其它消极因素干扰,在职业追求和生活理想方面发生问题,出现职业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基于以上现象,本研究聚焦于青年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并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在抗逆力理论和职业生涯理论的指导下对成都市G工业园区青年员工开展了社会工作服务。本文基于抗逆力理论,运用成长性小组工作对G工业园区青年员工生涯阶段职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研究。在服务对象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和需求的导向下,分析其职业生涯探索阶段中的现状表现、成因和影响因素,即对其职业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优势、外部支持和效能三个层面的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然后通过小组工作介入该群体,强化保护因素的作用和弱化风险因素的威胁;最后整理出小组工作手法介入工业园区中青年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的服务路径。实务探索发现:小组工作干预后,组员在自我认知、人际网络、职业生涯规划3方面有了相应提升,即小组工作对组员抗逆力的内在优势因素、外部支持因素、效能因素3个维度有增强效果,可以帮助青年员工适应城市工业园区的工作节奏,实现职业生涯发展,促进职业心理健康。但员工福祉和企业利润是社工介入工业领域必须面对的根本冲突,所以小组工作在干预青年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时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笔者期待在今后的企业社工中,有更多的力量投入青年员工劳动权益的倡导,而不仅停留在小组活动层面,从而更好的解决青年员工职业心理健康问题。本文末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服务建议,包括促进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落实、加强企业和社工机构的联系、优化园区基础资源配置等,希望通过此研究,可以为青年员工提供优质的企业社工服务,助力我国劳资关系的根本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