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突破传统体的语法范畴,以俄罗斯传统功能语法理论、体貌功能语义范畴为理论方法,以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原著及其两个中文译本为语料,通过完善、建构俄、汉语体貌功能语义场的方式,系统对比了具体事件、具体事实、当下持续三种基本功能体貌语义各种不同语言层次的表达手段,揭示了俄汉两种语言参与表达功能体貌语义的手段异同。 本论文通过对比证实了俄汉语语法体范畴的类型学差别。俄语语法体范畴是原型体范畴,选用动词体是强制性的;体貌语义的表达以语法体形式为主,以动词的词汇意义、行为方式动词、体貌语义结构模式、体貌语义构式、话语类型等手段为辅。汉语的语法体范畴不是原型体范畴,体形式的选用不都是强制的;体貌语义的主要表达手段,不仅是体形式的语法手段,而且是词汇语义、构词、句法结构、话语类型等多层次手段。 本文的对比是在体学前沿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引入逻辑学的“事件”“事实”概念,从句子的语义交际结构角度,区分出具体事件和具体事实两种体貌变体意义。具体事件意义指向客观世界情景本体,是受话人作关于客观世界具体、特定事件的报道、叙述。具体事实意义指向人的主观世界的意识,表达说话人的逻辑判断、推理及其关心的预期事实情态。从这个角度对比俄汉体貌语义表达手段在国内还尚未见到。 本文最重要的新意是:1)完善(俄语)、构建(汉语)当下持续体貌语义、具体事件体貌语义和具体事实体貌语义三个子场;2)归纳构拟了一系列体貌语义结构模式和体貌语义构式,论证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体貌语义表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