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维风格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学习环境的调节作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培养大学生已经不仅仅是局限在学业成就上,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思维风格理论的提出本身就是针对传统教育弊端,促进教育改革,实现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由于思维风格是否可以影响学业成就,以及怎样影响学业成就在过去的研究中依然存在分歧,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思维风格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两个研究:研究一探讨大学生思维风格和的总体状态如何以及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研究二对大学生思维风格、学业成就、学习环境三者的关系进行检验,并且探索学习环境在思维风格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由此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  (1)中国大学生的思维风格更倾向于三种I类风格(立法型、自由型、等级型),一种II类风格(执行型)和以及一种III类风格(外倾型);且大学生思维风格在性别、班级类型年级和成绩排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I类、II类和III类思维风格与学业成就均存在显著正相关。(3)学习环境可以显著正向预测某些种类的思维风格,尤其是I类风格。(4)学习环境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就。(5)学习环境在大学生思维风格与学业成就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学习环境通过对思维风格的影响,调节思维风格与学业成就的关系;项目与实践调节I类风格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师生关系调节 II类风格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课程学习、同学关系、学习氛围、制度环境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最后,根据本文研究结论,对如何改进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郑州市三环BRT系统为例,基于信号优先的原理,从系统功能、系统整体框架及关键技术这几方面阐述了快速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并给出了快速公交信号优先方案。 Taking t
目的:本研究一方面在原有研究成果,即范晓玲教授等编制的《4-6年级多重成就测验》和《3-4年级多重成就测验》的基础上采用IRT累积模型进行整合与修订,形成一套可团体施测的3-6
拖延是个体尽管可以预测到拖延会带来更糟的结果,但仍自愿延迟预定计划的行为。拖延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要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