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合理的肝胆期延迟时间及其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本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68例患者(肝炎组52例,对照组16例),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并在延迟20min、1h、2h行肝胆期扫描。①测量肝胆期肝脏、竖脊肌和病灶的信号强度(SI),分别计算肝脏信号噪声比(SNR)、肝脏与竖脊肌信号比值(liver muscle ratio)、病灶对比噪声比(CNR),比较肝胆期20min、1h、2h两组的肝脏SNR和肝脏与竖脊肌信号比值、病灶CNR。②其中26例进行MDCT动态增强检查,比较Gd-EOB-DTPA增强MRI和MDCT动态增强的局灶性病变的检出率。③记录所有患者肝胆期胆囊全部充盈所需时间及肝内胆管显影情况,使用5分法评价肝胆期肝内胆管。 结果:1.两组在延迟20min、1h、2h之间肝脏的SNR、肝脏与竖脊肌SI比值均无差异(P>0.05);延迟20min,两组间肝脏SNR无差异,延迟1h、2h,两组间肝脏SNR有差异(P<0.05)。延迟20min、1h、2h,两组间肝脏与竖脊肌SI比值均有差异。HCC、硬化结节、血管瘤分别在延迟20min、1h、2h后CNR均无差异。 2.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对直径≤1cm的病灶检出率为100%,MDCT动态增强的检出率为70%。 3.根据HCC动态增强表现分为2种:典型HCC21个,平均直径为2.23±1.35cm;不典型HCC15个,平均直径为1.40±0.57cm。典型和不典型HCC的平均直径有差异。 4.延迟20min、1h、2h,对照组胆囊全部充盈所需时间分别为18.8%、25.0%、75.0%,肝炎组分别为1.9%、32.7%、75.0%;延迟20min,两组胆囊的显示率有差异,延迟1h、2h,两组胆囊的显示率均无差异。 5.延迟20min、1h、2h,对照组肝内胆管显影评分均为2.12±0.81;肝炎组各时相肝内胆管显影评分为1.81±0.97、2.02±0.87、1.96±0.88,肝炎组各时相肝内胆管显影评分无差异。 结论:1.Gd-EOB-DTPA增强MRI延迟20min、1h、2h的肝胆期均能对肝细胞肝癌的诊断提供有效信息。 2.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对直径≤1cm的局灶性病变的检出明显优于MDCT动态增强检查。 3.Gd-EOB-DTPA增强MRI延迟2h的肝胆期对胆囊的显示优于20min、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