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禽类病毒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初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禽养殖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支柱,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禽类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的病毒疾病不断出现,严重的困扰着我国家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新城疫、禽流感、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禽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马立克氏病、禽痘以及减蛋综合症是禽养殖业中八种重要的病毒性疾病。建立这八种病毒的检测技术,来加强对这些病毒引起的禽病的流行动态及分布研究,对于有效的预防这些病毒性疾病,促进家禽养殖的健康发展,减少其经济损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DNA微阵列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基于核酸杂交的检测技术,具有具有高通量,快速,微量化,平行化等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致病微生物的快速诊断上。本论文希望针对这八种禽类病毒建立DNA微阵列检测技术,为禽病的防治和诊断提供有效手段和技术措施。本论文首先根据马立克氏病毒、禽痘病毒以及减蛋综合症病毒这三种DNA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三种病毒基因保守片段并克隆后,将单酶切产物作为捕捉探针。将捕捉探针以高温烘烤结合紫外交联的方式固定在尼龙膜上。再通过多重PCR掺入Cy5-dCTP对待检标本中三种DNA病毒进行标记。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捕捉探针进行杂交。杂交完毕后再用Odyssey近红外成像系统中检测结果。结果表明三种病毒检测灵敏度在104拷贝至105拷贝之间。该方法不仅可以对单一病毒进行检测,而且对两种病毒或三种病毒混合感染也能同步进行检测。再根据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禽白血病病毒这五种RNA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扩增五种病毒基因保守片段并克隆后,将单酶切产物作为捕捉探针。将捕捉探针以高温烘烤结合紫外交联的方式固定在尼龙膜上。再通过多重RT-PCR掺入Cy5-dCTP对待检标本中五种RNA病毒进行标记。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捕捉探针进行杂交。杂交完毕后再用Odyssey近红外成像系统中检测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对单一病毒进行检测,而且对两种到五种病毒的混合感染也能同步进行检测。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