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十字军东征与威尼斯的崛起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字军东征过程中,意大利城市国家一直参与其中,并且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些城市共和国在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扩张领土的野心也急剧膨胀。就威尼斯而言,借助十字军东征,尤其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不仅击溃了拜占庭帝国,同时也间接打击了最大的竞争对手热那亚,为其最终称霸东地中海创造了条件。   本文主体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概述威尼斯共和国参与前三次十字军运动的情况。威尼斯所具有的商业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迫使决策者将目光转向了海洋。在十字军东征运动之前,威尼斯的潜在威胁来自诺曼对拜占庭的攻击。但是诺曼的威胁是间歇性的,热那亚对威尼斯的威胁则是持久的。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矛盾在十字军东征的过程中急剧增加,而战略冒险也成为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威尼斯的一个选择。第二章探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前后各种势力的合作与冲突。拜占庭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歧为英诺森三世实现教会的重新整合提供了绝佳时机,也为威尼斯间接打击热那亚在拜占庭的势力创造了条件。教皇与十字军的冲突凸显了教皇力量的下降。东征后的利益分配更说明了威尼斯冒险战略的成功。第三章叙述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威尼斯在东地中海的活动。威尼斯对地中海灵活且务实的的政策昭示了威尼斯国家战略的成熟。威尼斯对东地中海的控制有效地填补了拜占庭衰落造成的战略真空。从长远的角度看,威尼斯与穆斯林的对峙一定程度上迫使西欧国家寻找新的海上通道,而正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一总结概括。文章认为,适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以及灵活的外交行动(包括武力行动)成就了威尼斯的霸主地位。威尼斯的崛起并非是和平的崛起。即便如此,威尼斯仍然维持了在东地中海的有效统治。在不断拓展东西方贸易市场的同时,还成为保护西欧基督教文明的重要力量。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以上海档案馆藏近代松江土地文书为核心实证材料,考察分析近代松江西部农村的土地租佃制度变迁,并探讨分析近代松江西部农村土地租佃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则探讨分
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议除了要解决国共纠纷,宪政也是各方的焦点。结束训政实现宪政是孙中山对国民党的要求,更是国人的普遍期盼与诉求。但是,当时中国的权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