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担保贷款作为“促创业、带就业”的重要支持性政策,从2002年启动至今,已经历时近二十年的发展,其通过最初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就业,到现在扶持范围扩大至包括返乡农民工创业、妇女创业、大学生创业等十余类群体,在推动创业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由于其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担保中心担保,为中小客户等弱势群体增信,进而促使其能够进入信贷市场,提高了这些中小客户的信贷可得性,因此,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今天,创业担保贷款毫无疑问是普惠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正如所有的信贷活动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信贷风险,创业担保贷款要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同样面临如何有效控制其信贷风险的问题。理论上而言,影响信贷风险的因素众多,既有来自供给层面,比如银行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需求层面,即客户的因素。但是,就创业担保贷款而言,其业务运行模式较为单一,各地创业担保中心承担了对客户资格认定和贷款调查的职责,银行只是根据创业担保中心推荐的客户实施贷款程序,一旦出现风险,则直接通过划拨担保金来弥补,所以,风险点事实上集中于创业贷款担保中心的客户认定与贷款调查环节,因此,如何识别来自客户层面的信贷风险,对于创业贷款担保中心的风险控制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读对创业担保贷款的发展及运营模式进行了梳理,随后通过参考传统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与识别,对比、归纳、总结出创业担保贷款信贷风险的影响因素与识别。然后,通过专家评分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了解后选取了14个可能对还款概率产生影响的风险影响因素,随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和逻辑分析模型构建了创业担保贷款的信贷风险评估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解决了各个风险影响因素间的共线性问题,采用逻辑分析模型估计出客户的还款概率,通过得到的Logistic公式,只需将客户信息输入,就可以得到其违约概率,进而可以对信贷的决策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更科学的考虑贷款与否、贷款多少;随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和当前创业担保中心所面临的问题,对于如何更好地管理创业担保中心所面临的风险我们给出了建议。建议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第二个方面是要建立创业担保中心独立的信息平台,具体提出要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搭建独立的信息平台和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第三个方面是要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第四个方面是注重对借款人的创业培训;第五个方面是创新反担保方式,合理有效防控风险。最后,对论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