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三分册的中文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掀开了全球化的目标教学模式探究。由于在实践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2001年安德森等人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将旧版的分类学进行修正并出版了新的分类学。新分类学强调将目标分成两个维度,即知识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并利用分类表对目标进行分析,加强了教师对目标的理解与运用,提高了目标、教学与评估的一致性。新分类学一经出版被各国接受,流传于欧洲、美洲以及韩国、日本。同年,我国开展了2001年的课程改革,新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了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大纲的“双基”目标转化成三维目标。在实践中发现了我国的三维目标可操作性差,行为动词模糊,教学目标精英化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访谈法、文献分析法、资料分析法与综合法。鉴于三维目标符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布卢姆新分类学的实用性强,为了更好地契合我国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更好地诠释旧三维目标的基础之上,实现新四维目标,本文尝试将布卢姆分类学与我国三维目标相结合,以初中物理液体压强为例,通过访谈一线教师以及收集并分析教师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了解教师对待教学目标的态度,分析笔者教学实践中以教师用书为标准设计的教学目标,研究目标、教学与评估的一致性,尝试解决教学中有关教学目标的问题,最终根据分类表厘定出一套科学、合理、详尽的教学目标。审视第一轮教学目标发现其问题主要体现在:目标分立、可操作性差、目标概括性强、方向不明确;分析第二轮教学目标发现,虽然目标综合为一体,但教学与目标脱节严重、教学整体性较差、目标评价不达标;在第三轮分析目标的过程中,笔者利用布卢姆分类学并结合我国课改的三维目标,发现了目标的可操作性强且一致性程度高。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使教学系统最优化,需要教师改观对待教学目标的态度,务必做好教学的顶层设计——教学目标的厘定,实现目标、教学与评估的一致性,在物理课堂上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在厘定新的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实情为中心,以教师用书中的知识目标为抓手,分析教学活动、学生水平测评、教学环境等因素,厘定出适时应务且面向全体学生的三维目标,最后整合成综合性与一致性强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