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女子篮球队员弹跳力训练模式及评估方法研究篮球运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大量的动作需要在空中完成。篮球运动员要想成功地完成各种空中动作并获得空中优势,就必须拥有良好的弹跳力。目前,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水平同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水平差之更甚。高校女子篮球作为我国女子篮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没有把弹跳力的训练提到相应高度,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等现象,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应该高度重视对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培养,使之得到系统、规范和科学的训练。如何对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进行训练、监控和测评,以及使其训练过程最优化、科学地提高其弹跳力等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据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逻辑方法,以及篮球运动员比赛中技术运用情况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和操控性强的测定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现代运动训练控制理论为指导,依据其生理解剖特点,结合高校的实际训练条件,借助多元统计方法,从影响弹跳力的有关身体素质因素入手,限定性地展开对弹跳力具有影响效力的诸素质因素的定量分析,并探讨其影响效应强度序列,遴选与确定反映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发展水平的检查性测验项目体系,构建了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发展的动态数字模型,以及训练水平的评定标准体系,并得出以下结论:结论:1、通过逐步回归法和定性分析,确定了三级跨跳、双摇跳绳、负重半蹲、30m冲刺跑和提拉杠铃5项指标,可作为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水平的检查性项目,并作为可控因素,在弹跳力训练水平的检查评定中实施。2、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群体的弹跳力成绩预测回归数学模式,该模式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预测效应显著且精度较高,可以用之推测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成绩,把握运动员的弹跳力训练过程。3、依据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原理,制定了弹跳力训练水平评定标准分数量表,评定方法与标准值域,可作为评定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水平的参考依据。4、所建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发展的动态数字目标模式系统,可为教练员实施弹跳力数字训练,进行前瞻性训练目标分析与决策,科学调控弹跳力训练过程,纠正偏差,提供参考依据。5、弹跳力训练受多种因素影响、由多层次结构组成的复杂系统,从理论角度上对其训练过程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是困难的。因此,本文仅从方法论的角度,从影响弹跳成绩发展的身体素质因素入手,对高校女子篮球运动员弹跳力数字训练模式系统及其运用方法进行初步的、限定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