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简·爱》和《藻海无边》对“灰姑娘”原型的逐步解构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1986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琼·里斯(Jean Rhys,1890-1979)是出生在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加的英籍女作家,虽已逝去多年,如今仍具先锋意义。她在1966年出版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藻海无边》(Wide Sargasso Sea)以夏洛蒂·勃朗特名作《简·爱》前篇形式呈现,是她的最佳作品。  里斯在《藻海无边》中塑造了安托瓦内特(即《简·爱》中的贝莎·梅森)这一令人难忘的叛逆女性。她默默无言、貌似反派人物,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混血女子,生活在19世纪英国殖民地,遭到种族主义和菲勒司中心主义的残酷迫害。正是对安托瓦内特心理活动的逼真摹写使里斯及其《藻海无边》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现代经典。  在对《藻海无边》的研读过程中,本文作者注意到批评家们很少论及欧洲著名童话中的灰姑娘、简·爱与安托瓦内特三个著名文学人物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研究安托瓦内特形象的关键和重要内容。  灰姑娘是一个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孩在备受继母虐待之后,遇到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这一原型或隐或显地广泛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小说《简爱》虽然在作品中体现了某些女性意识和反叛精神,实际上女主角的命运仍落入灰姑娘身世的俗套。  里斯在《藻海无边》中向《简·爱》中表露的所谓女性自觉意识提出挑战,她似乎是在提醒读过《简·爱》的读者比较这两位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女性,并循着贝莎本人的视角审视她的悲剧性命运、探究其中的原委。里斯将话语权赋予安托瓦内特,让她自述其悲惨一生,而《简·爱》中的同一女性则被剥夺了话语权、被迫保持缄默。  在探讨醸成安托瓦内特悲剧的社会、心理、认识论或本体论成因过程中,里斯颠覆了传统资本主义或菲勒司中心主义话语。而以往的读者往往会认同这种话语,并将简·爱式的“自我奋斗”型女主人公误认为是19世纪女性主义的代表或先驱。  本文作者试图运用神话原型批评和女性主义批评方法来剖析《藻海无边》及其颠覆性。通过比较、分析两部女性主义经典小说,即《简·爱》及其前篇《藻海无边》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本文作者将论述《藻海无边》对灰姑娘原型的解构。如果说《简·爱》是对灰姑娘原型的解构,那么《藻海无边》则是对其的进一步解构。  里斯以灰姑娘和简·爱为参照系、塑造出具有强烈叛逆意识的安托瓦内特形象,这既是一种“时代错误,”也反映出她为妇女的精神解放而呐喊的超前、激进的女性主义意识。至于里斯能否算作一个女性主义者则并不重要。  本文作者希望她对《藻海无边》的重构会提供一种新颖的解读视角。
其他文献
作为一门基本技能,对于写作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为写作不仅涵盖了一些写作策略和技巧,更折射出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基于写作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学习者表现出各种各样
肖恩·奥凯西是爱尔兰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他于20世纪20年代用都柏林贫民窟方言创作的一系列戏剧《枪手的影子》、《朱诺与孔雀》、《犁星旗》,真实地反映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