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随着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项目技术复杂性也越来越高,DBB已满足不了现有项目管理的要求,进度滞后、成本超支等现象频出。IPD模式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国外的一些项目中,证实IPD模式对缩短项目周期和实现项目成本节约有一定的作用,在国外IPD模式的推广之下,我国也逐渐开始对IPD模式进行关注。但是,IPD模式仍处于发展阶段,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国内,对于IPD模式的适用性仍抱有怀疑的态度,认为IPD模式过于理想化。究其原因,是建筑业企业对IPD模式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其经济性可能存在的优势以及实施要点不清楚。本文将从经济性的角度研究IPD模式,借助交易成本相关理论,结合IPD模式的特点,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IPD模式下的建设工程交易成本进行研究。首先,定性地分析IPD模式下的建设工程交易成本构成、IPD模式下的建设工程交易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IPD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成本模型,从定量的角度分析IPD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成本,并与DBB模式下的交易成本进行对比,得出IPD模式的适用条件。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IPD模式利益共享激励系数需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保证IPD模式下建设工程交易成本较DBB模式小,且IPD模式利益共享激励系数存在最优值,使得IPD模式下建设工程交易成本最小,建设企业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利益共享激励系数的确定。同时,在交易成本方面,IPD模式并不是完全优于DBB模式,IPD模式仅适合项目较大的、项目团队管理水平较高的项目。据此,本文分析了IPD模式的实施障碍,并提出了IPD模式实施对策,以求促进IPD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减少建设工程资源浪费,提高建设工程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