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是对降雨和降雪云中的云物理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研究.运用中尺度非静力数值模式MM5V3,对中国华南前汛期暴雨、梅雨锋暴雨、北京东风回流降雪和辽宁寒潮大风雪等四次过程分别进行了模拟研究.详细分析了形成降水的云物理过程,探讨了源汇项对水凝物的贡献,并通过敏感性试验,考察了云物理过程对降水热力动力过程的反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华南暖区暴雨和长江梅雨锋暴雨的云物理过程具有汽、水、冰三相混合云特征.雨水主要来源于冰相粒子的融化、雨水和云水碰并以及云水自动转换;冰相粒子与云水、雨水的碰冻是产生霰的主要微物理因子;与冰晶的碰并、冰相粒子和雨水的碰冻以及水汽凝华过程是产生雪的主要源项.云中水凝物下落的拖曳作用削弱了对流,相变潜热释放加剧了层结不稳定,均对热力动力过程有明显反馈作用. 属于东风回流的北京小雪云物理特征与暴雨不同,其过程温度在零度以下,液相粒子微弱,只有水汽、冰晶和雪两相粒子.水凝物和其源项比暴雨过程小1~2个量级.雪的产生来源于水汽凝华和与冰晶碰并.水凝物的下落拖曳作用和相变潜热作用对环境场的热力动力反馈不明显. 辽宁的寒潮大风雪天气为雨转雪过程,液相、冰相粒子均很丰富,也具有混合相云物理特征.水凝物的主要源项与暴雨过程相似,但其量级与北京小雪相当.水凝物的下落拖曳作用和相变潜热作用对环境场的热力动力过程有一定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