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对10份不同品种(系)青花菜的生育期、植株形态及各品种三种主要器官中的主要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并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置了12个杂交组合,对F1的主要品质性状及其杂种优势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0#最早开始现蕾,定植15天后即现蕾,现蕾18天后即进入始收期;其次是5#和29#,二者均是在定植18天之后开始现蕾,现蕾26天后进入始收期;现蕾最晚的是15#,该品种定植42天后开始现蕾,现蕾17天后开始采收;16#、33#、34#的花球生长速度较快。2.34#的开展度小,植株较高,适于密植;15#、20#、35#的主球单重较大,可作为早熟高产青花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3.综合来看,5#、16#、34#及35#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30#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为最低;15#、20#中维生素C较高;20#、30#及35#中干物质含量较高;5#、16#及20#中纤维素含量较高;5#和29#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4.可溶性蛋白含量叶>花球>茎,大多数品种(系)叶中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花球中的维生素含量也较高,茎中含量最低;花球中的纤维素含量普遍低于叶和茎;不同品种(系)三种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总体趋势是:茎>花球>叶。5.总体来看,20#、30#及35#的各器官中营养成分均显著高于其余各品种,综合营养品质较突出;青花菜的茎和叶中营养成分较高,可加以开发以提高青花菜的综合利用价值。6.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大部分表现出较强的负向优势,而纤维素含量、干物质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在F1代中大都表现出较强的正向优势,因此,应根据育种目标来选择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