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艺,作为一种土与火于一体的艺术,自古以来就令人神往。陶器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陶器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资源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陶艺课程也因此在中小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陶艺课程有其独特的魅力,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同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高中陶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将神话故事融入陶艺课程,进行跨学科教学研究,即以神话故事《山海经》为例,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展开了研究。全文除导论以外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对现代陶艺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教学观察等方法对我国高中陶艺教学己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研究和阐述。陶艺课程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条件也大为改善,但枯燥的技法训练、缺少跨学科学习以及创意思维的培养等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陶艺课程的教育功能。第三部分从多元智能理论、做中学、跨学科学习理论等三个方面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理论支撑进行了阐述,从减少枯燥的技法练习、激发学生陶艺创作欲望、促进多元发展的跨学科探究学习等方面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教学观察和实践研究等方法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的可行性与策略进行了探讨和论述。高中语文课文中相关神话故事和丰富的神话形象为陶艺课程提供了创作源泉,为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五部分以神话故事《山海经》为例,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对《山海经》陶艺创作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进行了论述。第六部分对高中陶艺神话主题创作教学进行了反思和展望。以神话故事形象的创造为陶艺课程的学习内容,把枯燥的技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设计与创作之中,可以更充分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学生的多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