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病毒血凝素基因表达与抗原性鉴定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是位于麻疹病毒表面的II型跨膜糖蛋白,主要在麻疹病毒融合到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血凝素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CD46和SLAM两大受体结合,并与病毒表面的融合蛋白(fusion,F)相互作用,诱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此外血凝素一般情况下还具有凝集猴红细胞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也与CD46受体结合有关。目前研究表明血凝素基因发生了变化导致出现抗原漂移,可能是麻疹疫情间歇的在局部区域爆发且发病率提高的原因之一。   本文选用2005年浙江省流行毒株MVi/Zhejiang.CHN/7.05/4(该毒株已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工作,GenBank登录号为DQ211902),由于HA含有跨膜区,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跨膜区和信号肽的存在通常对重组蛋白表达不利,首先利用在线软件分别对信号肽和跨膜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去除了信号肽和跨膜区的HA基因长度为1670bp,编码55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62KDa。从该病毒株细胞培养液中提取总RNA,通过一步法RT-PCR扩增其血凝素基因,克隆入pGEM-Teasy载体,转化入E.col.DH5α,用Bam.I和HindIII双酶切鉴定重组子是正确的,双向测序确证无突变。进一步将HA基因亚克隆至pET28a(+)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培养后,用终浓度为1mM的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超声波破碎菌体后,利用SDS-PAGE分析H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62kDa处有一特异性条带与目的蛋白分子量相一致,且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利用Wester.blot方法鉴定重组蛋白发现其抗原性良好。破碎菌体通过Ni-NT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的高纯度目的蛋白,采用Bradford方法测定蛋白的浓度为0.3512mg/ml。纯化的目的蛋白用于建立酶联免疫吸附反应,对人群血清标本进行麻疹病毒IgG抗体检测。实验结果证实重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成功构建了麻疹血凝素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诱导表达,获得了抗原性良好的重组蛋白,并初步建立了利用重组HA检测麻疹病毒IgG的ELISA方法。
其他文献
摘要:怎样的复习课才是有效的?这个问题时常困扰着笔者。一次《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复习课的实践,让笔者对这个大问题有了一点点小的认识。文中结合课堂过程的再现,谈谈对三个相关问题的粗浅看法。分别是: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与复习应关注哪些方面?复习课中如何设计“三基”训练?复习课中如何协调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  关键词:复习课;基础;主导;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
四川桤木(Alnus cremastogyne)属桦木科(Betulaceae)桤木属,为中国特有种,是喜温、喜湿、耐水和耐瘠薄的优良纤维材和水土保持树种,是适合湖南退耕还林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的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乃至全球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开展水资源合理利用是解决水危机的关键措施,而低质水利用是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途径和方向。本文以郑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