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药复方“满炙桔”是满山红、炙甘草、桔梗三味中草药组成,具有止咳、平喘、祛痰等药理作用,其颗粒剂在人医临床方面已广泛用于治疗人类气管炎、咳喘、感冒和哮喘等常见疾病。本研究针对动物呼吸道疾病的危害,提出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复方“满炙桔”制备成便于动物用药的口服溶液,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开展“满炙桔”口服溶液的急性毒性试验、30d亚慢性毒性试验和安全药理学试验三个方面的研究,评价其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复方“满炙桔”是满山红、炙甘草、桔梗三味中草药组成,具有止咳、平喘、祛痰等药理作用,其颗粒剂在人医临床方面已广泛用于治疗人类气管炎、咳喘、感冒和哮喘等常见疾病。本研究针对动物呼吸道疾病的危害,提出将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中药复方“满炙桔”制备成便于动物用药的口服溶液,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开展“满炙桔”口服溶液的急性毒性试验、30d亚慢性毒性试验和安全药理学试验三个方面的研究,评价其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满炙桔”口服溶液的急性毒性研究参考《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测定“满炙桔”口服溶液对小鼠经口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评价其急性毒性。预试验结果表明“满炙桔”口服溶液全数致死量为24000mg/kg,零致死量为3000mg/kg。依据上述剂量设置五个试验组,各试验组按生药含量24000mg/kg、14285.7mg/kg、8503.4mg/kg、5061.5mg/kg、3000mg/kg经口灌胃给药,观察统计小鼠死亡情况,按照寇氏改良计算法测得“满炙桔”口服溶液半数致死量为9162mg/kg,95%置信区间为7079mg/kg~11748mg/kg,根据WHO外源化学药物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得知“满炙桔”口服溶液属于低毒类药物。2.“满炙桔”口服溶液的亚慢性毒性研究参考《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亚慢性毒性实验方法,设计最高剂量应为LD50的10%~25%,已知小鼠LD50为9162mg/kg,根据等效计量关系换算得到大鼠LD50为6413mg/kg,故实验设计高剂量组641mg/kg、中剂量组321mg/kg和低剂量组161mg/kg,空白组每天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组选取健康的SD大鼠20只,雌雄各半,各给药组均按每组动物的平均体重分别计算出每天的给药量,连续灌服30 d,试验期间每日记录大鼠的行为动作,精神状态,采食量;每周测定大鼠的体重;试验结束时采集大鼠的血液,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对所有大鼠进行解剖,采集内脏器官,测定脏器系数和固定脏器组织并制作病理切片。研究结果显示:(1)与空白组相比较,在第三周雌鼠中剂量组体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第四周雌鼠中剂量、高剂量组体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其余时间段各组与空白组相比体重变化差异不显著。(2)与空白组相比较,“满炙桔”口服溶液各剂量组血常规指标中血小板数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项指标与空白组相比也均无显著差异。(3)与空白组相比较,“满炙桔”口服溶液血液生化检测指标中高剂量组总蛋白和中剂量组白蛋白含量升高,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4)脏器系数结果显示,各给药组脏器系数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差异。(5)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满炙桔”口服溶液会导致大鼠肝脏肾脏毛细血管轻微充血,高剂量导致肝肾细胞发生局部空泡变性。3.“满炙桔”口服溶液的安全药理学研究依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汇编》中安全药理研究方法,将试验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低剂量(161mg/kg),中剂量(321mg/kg),高剂量(641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日经口灌服给药,连续给药7d。分别在给药前,给药结束次日,给药结束一周后用BL-420F大鼠多功能自主活动仪测定大鼠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情况,记录大鼠心电图,统计心率和呼吸频率。给药结束时进行爬杆试验对大鼠进行“评级”,观察满炙桔口服溶液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与空白组相比较,“满炙桔”口服溶液各剂量组对大鼠心电图无明显影响,给药后和给药后一周“满炙桔”口服溶液各剂量组心率与空白组相比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2)与空白组相比较,“满炙桔”口服溶液各剂量组呼吸频率在给药后和给药后一周有所降低,但无显著差异。(3)“满炙桔”口服溶液各剂量组大鼠在爬杆试验中均能表现为一步一步向下爬,与空白组无异。综上所述,“满炙桔”口服溶液半数致死量为9162mg/kg,属于实际无毒类药物;亚慢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亚慢性研究结果表明“满炙桔”口服溶液除引起肝肾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外,各剂量对大鼠体重,脏器系数,血常规和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无影响;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满炙桔”口服溶液对大鼠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高尖端电子产业和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新型能量存储设备成为了科研人员攻关的目标。而聚合物基电介质薄膜电容器因其功率密度大、储能效率高、柔韧性出色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其较小的介电常数,较大的漏电损耗都限制了其储能表现的进一步提高。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向聚合物基体中填充高介电的纳米填料、对填料表面进行有机修饰等多种方法被大量使用,虽然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因此而改善,
多视图模型由于充分利用了多个视图的信息,在机器学习的众多任务中都获得了良好的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聚焦于多视图学习。高斯过程和条件随机场由于其良好的特性在文本分类、序列标注任务中各自表现优异,但二者无法直接应用于多视图学习场景。本文针对文本分类任务提出了后验一致性的多视图高斯过程;又针对序列标注任务提出了混合神经元的多视图条件随机场。之前的工作和本文的研究都证明了多视图模型相较于单视图模型往往
随着太赫兹波在成像、通信、传感等应用领域的发展,太赫兹波的传输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相比于在自由空间中的无线传输,太赫兹波在波导内有望实现弯曲、低损耗的稳定传输。在众多太赫兹波导类型中,空芯波导结构简单,易于制备,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本论文基于相关理论设计了空芯波导结构,利用不同的聚合物管材料制备出了波导样品,并探索了这些波导对太赫兹波的综合传输性能。基于反谐振理论,设计了可以宽频带传输
异丙醇(IPA)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日用化工、有机合成、医药、涂料乃至于电子工业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鉴于丙酮来源广泛,丙酮加氢制异丙醇相较丙烯水合和醋酸异丙酯加氢等方法更为绿色高效、经济环保。镍基和铜基催化剂是常用的丙酮加氢催化剂,但需在低空速/高氢酮比/高压条件下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同时,该反应是强放热反应(ΔH=-54.9 k J mol-1),反应床层容易产生局部“热点”导致催化剂烧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每天都在产生海量数据,且数据规模不一、形式各异,而文本分类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将海量数据进行归类,方便用户获取数据。文本分类作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一项关键子任务,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大多数模型仅将文本进行向量化表示,认为文本与文本之间相互独立,在多数引文网络数据集上模型并没有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文本首先提出了一种文本图结构化表示方法,在图中不仅考虑单词与单词、单词与文本之间的相关
与蛋白质相比,天然DNA提供的化学多样性较低,限制了它的多功能性和应用性。化学修饰有助于改善核酸的理化性质,拓宽其应用范围。现有的DNA化学修饰方法包括Stille偶联反应、Buchwald-Hartwig反应、Diels-Alder反应、硫醇加成、叠氮炔环加成等,存在诸多不足,如操作繁琐,产率较低,成本较高等,限制了DNA在基因功能分析、生物分析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领域的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
酶具有催化效率高和特异性好的优点,且在水性介质中具有出色的催化活性和调节能力。天然酶少数是核酸分子,大多数是蛋白质,但其易失活、易被蛋白酶消化以及成本高和储存条件严格等原因使其应用受限。迄今为止,出现了多种可以模仿天然酶结构和功能的模拟物,包括金属络合物、聚合物和其他生物分子等。其中,纳米酶潜力巨大,它们具有稳定性好、易于批量生产、合成与保存成本低、能长期储存等优点。因此,纳米酶具有非常可观的发展
场发射因其独特的冷阴极发射形式,并可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电子显微镜电子束源、X射线源等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提升场发射性能的关键在于场发射阴极材料的选取和改性,其中,一维材料具有高的长径比、二维材料拥有丰富的尖锐边缘,这些优点使得低维材料被认为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阴极材料,而被广泛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基于一维碳化硅及其复合材料的场发射性能,然后扩展到二维新型层状碳化钛的场发射性能研究,可具体为:(1)一
区域极端降水的信号检测对于理解全球变暖对极端降水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结论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使用多种观测数据,采用更加稳健的方法估计了中国极端降水对全球平均温度的响应,并且采用场显著性检验的思想从三个方面确定内部变率能否解释观测的极端降水的变化。确定能够在极端降水的变化中检测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后,采用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同时确定了首次能
硒(Se)和锌(Zn)是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维持所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目前,全球有20亿人口面临微量营养素缺乏而导致严重的健康并发症的隐患,1/3的人存在硒和锌元素摄入量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以低富集硒和锌的水稻为主食的亚洲国家。在中国,近70%的地区存在硒贫瘠,50%的地区面临锌缺乏的问题。为了解决缺锌和缺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通过盆栽试验来评估不同锌肥用量(0、5、10和15 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