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信息栅格又称网格,是一种可动态重构、可扩展和自治的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广域的计算、存储、通信及数据等资源的全面共享和协同。资源发现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关键步骤,而栅格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栅格又称网格,是一种可动态重构、可扩展和自治的网络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广域的计算、存储、通信及数据等资源的全面共享和协同。资源发现是实现上述功能的关键步骤,而栅格环境中海量异构资源的存在使得资源发现必须借助合理的资源表征来实现。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栅格资源的表征和动态发现进行研究。在开放栅格服务体系架构OGSA中提出了“服务”的概念,所有的资源都被抽象成服务,服务化表征通过合理的资源描述来实现。本文对栅格资源主流的描述方法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分析了RSL、WSDL描述语言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以及使用资源描述框架RDF的优势。提出了一个基于分类元数据的XML/RDF栅格资源描述方法,该方法使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RDF来对栅格资源进行描述,为每种特定类型的资源都制定了一个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并通过元数据标准来对资源实体进行元信息提取分类。在标准的栅格资源描述基础上,高效动态的资源发现是实现栅格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本文对集中式、分布式资源发现方式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针对集中式存在性能瓶颈及分布式网络开销大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资源环的动态发现模型RDMRR。该模型是一种混合式的层次结构模型,因此既具备了集中式的方便快速又拥有分布式易于扩展的优点,并且将传统混合式资源发现模型中底层资源节点的拓扑结构设计成资源环结构,运用邻居通信这一有效机制来确保环结构的稳定性。为了适应模型的结构特点,还基于小世界原理对底层资源发现算法进行改进,来提高栅格资源的查找和匹配效率。最后,本文对设计的资源动态发现模型中运用的资源发现扩散算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对模型的性能进行了总结以及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进一步的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医学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线体域网(WBAN)技术应运而生。无线体域网和传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尽管有很多相似之处,
目前,相关技术在水声信号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浅海信道条件下水下声信号的相关性是水声信号检测与估计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对浅海信道条件下宽带声信号的相关性进行了仿真
Turbo码作为一种高性能的信道编码,以其优异的性能及逼近Shannon容量限的编码方式,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Turbo码的编译码原理及其硬件语言实现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相比于传统的直接存储转发的路由方法,网络编码允许网络的中间节点参与编码,从而可相应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可靠性、安全性等。但是传统的基于路由方法的网络安全机制并不适用
传统的物理层安全通信只研究信息的安全传输或者系统的能量消耗,而这两者相互冲突且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高要求,因此寻求有效均衡两者的方法成为无线通信系统
识别视频中人类的行为动作是计算机视觉重要任务之一,其目标是从视频中提取、分析和表述人体行为动作信息。受人脑视觉机理启发下,深度学习框架使得机器学习取得巨大进展,也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较强的抗多径衰落特性,是第四代通信系统中的主流技术。作为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
人类的大脑活动时会产生电位的变化,脑电信号可以记录到这种变化,这是大脑神经细胞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在大脑皮层的总体反应。不同的年龄段、性格、职业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人会
H.264/AVC是由ITU-T和ISO/IEC联合制定的新一代国际视频编解码标准。相对于以往的视频标准,其具有技术方面的先进性、研究方面的开放性和应用方面的国际性等特征,因而引起了国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是发生几率最高的故障,如何准确的确定故障点位置并使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知故障信息,以减少因故障造成的损失,一直以来都是配电网研究工作中的难点。多端行波故障定位法是一种实时在线的故障定位方法。当线路发生故障时,通过记录故障点瞬间产生的行波信号传播到所连接每个线路末端监测装置的时刻,并借助通信技术把数据传给监控中心站,中心站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挑选出合适的数据进行计算,根据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