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创造——论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芥川龙之介在日本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究其原因,对东西方文化、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性吸收与巧妙融合及创新应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芥川在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上有着极大的广度和深度,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占到了他小说近半数的历史小说,他在俳句创作方面也颇有成就.芥川的汉文化造诣在同时代作家中也是屈指可数的,除从汉文汉诗中获取题材和创作灵感,他更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亲自体会文明古国的悠久文化.芥川还将目光投向了西方文学,从西方文学中获取了诸多精华.对现代中国的认识和对西方文学的借鉴使芥川的文学创作带上了更多的现代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此抛弃了传统.他的历史小说是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最佳文学样式,其笔下东方传统人物与西方基督精神的结合,更是别具一格的表现了西方文明对近代东方的冲击性影响.他尊重传统,但更希望在自己的创作中增加一些与时俱进的因素;他锐意进取,但总不会忘记以传统作为根源和基础.在当今的全球化语境下,这种贯通东西、融汇传统与现代的文学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发扬.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该文从历史的、世界的比较角度探讨了张爱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将张爱玲的创作放在历史的背景下来考察,我们看到了她对前辈作家的超越,看到了她对中国女性命运的深刻反思,与五
卢卡契与胡风是两位中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重要人物,由于二者的文艺思想具有切实的可比性,本文对二者的文艺思想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观照。文章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卢
该文先对"介词"进行了界定,在综合运用各家标准的基础上,从介词的语法化过程出发提出了新的考察标准.接着对每类介词的用法特征进行研究.《醒世姻缘传》中的介词数量较多,用
该文将台湾女作家朱天文、朱天心放在一起进行评说,通过对她们小说创作历程的梳理,比较二者文学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的异同,在相互对照中发掘她们各自小说写作的独特魅力,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