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网融合需求的促进作用下,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NGB)的概念,使用有线电视网络实现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有线电视网在具有足够带宽的前提下还具备了覆盖程度高、维护成本低等特点,而使用光纤同轴有线电视网实现三网融合所面临的课题是实现光纤干线和同轴电缆网络的双向化改造。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主流方案的PON+EOC,指的是在光纤干线网络使用EPON等技术,在同轴电缆上使用EOC(Ethernet Over Coax)技术实现电视信号和以太网信号的传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C-HPAV、HINOC和C-DOCSIS推荐并确立为我国的EOC标准,其中C-HPAV和C-DOCSIS分别参考了国外的HomePlugAV和DOCSIS标准,而HINOC作为实验组研究的课题方向之一,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新型带宽接入方案。本文选择EOC协议中拓扑结构较为类似的C-HPAV协议和HINOC2.0协议进行研究,并率先采用同一仿真平台,屏蔽底层硬件与软件编码的差异,对C-HPAV和HINOC2.0的MAC层协议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仿真,并通过测试对两种协议的性能进行对比,为实验组后续的协议研究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对其他EOC技术的完善提供了具参考性价值的数据与结论。本文首先深入研究了C-HPAV和HINOC2.0的MAC层协议机制,主要包括网络拓扑、协议栈、信道接入机制、数据封装及数据传输等内容。其次在掌握了实验组搭建的MAC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的基本模型和接口模块的基础上,分别设计并实现了C-HPAV和HINOC2.0 MAC层协议仿真系统,其中包括C-HPAV系统的TDMA、CSMA多址接入方式、HINOC2.0系统的TDMA、OFDMA多址接入方式和重传机制,以及两种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和传输流程。最后,为验证仿真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并对协议性能进行测试,选择了吞吐量、时延、时延抖动及链路利用率作为MAC层协议性能指标,根据多址接入方式、物理层调制格式、EMAC帧长、数据优先级的不同设计了多种测试场景,分别对两种协议进行了测试,与此同时,结合两种协议的MAC层机制及测试数据,对两种协议的MAC层性能做出了评估与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