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习语兼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ax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当代人文科学研究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一般认为,“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是属于文化的,或者可以说是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组合体。与此同时,语言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物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精神产品。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种交际工具,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角度都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的载体。本文从兼容性的角度来看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视角在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关系中很重要,但作为一个学术用语从科技领域引入语言学领域却是第一次。大多去过英国或者其它英联邦国家的人都知道我们所携带的插头是无法在当地插座上使用的。这在技术上被称作不兼容。文化和语言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在看一些西方短剧时,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主人公在剧中的对话引起观众的阵阵笑声,而我们作为外国人,尽管对话语中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单词都听得清清楚楚,就是不知道它的幽默所在。究其根源,就在于文化差异。外国人听中国的相声小品时又何尝不是如此?貌似平淡的语言符号能带给不同受众截然不同的心理冲击这一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乃至性格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之间的相互兼容性问题。不过,语言和文化的兼容性问题是很广泛的,鉴于此,本文将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即汉语与英语习语的兼容性问题,展开论述。论文由6章构成:第1章为简介。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行文的基本框架。第2章就习语和兼容性进行定义,从而为文章围绕这一主题的展开奠定基础。第3章探讨了兼容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将兼容性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兼容、部分兼容及完全不兼容。第4章以中英习语中与“快乐”,“食物”和“动物”相关的习语为例,对中英习语的兼容性问题进行了分别阐述。文章认为:中英两种语言在诸如"throw one’s cap up"和“兴高采烈”之类习语的表面差异背后,都是”通过身体向上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快乐”,这是可相互兼容的。与此同时,又指出了中国更细腻地通过”眼睛”甚至“眉毛”来传递的“快乐”的心情,如”眉开眼笑”、“喜上眉梢”等,这是英语及其文化所不具备的,属于不兼容类型,等等。第5章分析和预测了兼容性问题的发展前景,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中英、中美等国文化交流的深入,相互理解和包容的加强,中英习语的兼容性问题将逐渐弱化,更多的诸如“好久不见”这样的习语将由不兼容走向兼容。第6章为总结。文章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因素在习语兼容性问题中的核心地位,认为习语的兼容性问题源自文化差异,同时也会因为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而得到缓解和消除。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体验经济学的影响下,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流行时尚,有大量的消费者网购,而C2C的网购形式,自由开放,又可以给许多创业者提供创业的机会,更受到了广泛的追捧。但是由于监管和平
小麦是中国的重要作物类型,也是溧水区农户从夏熟粮食中获得收益的主要作物.在小麦的实际种植中,为了能够获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选种和田间管理工作都十分重要.就做好小麦
家庭网络是一种计算机、家电、通信和多媒体等多种技术结合的产物,目前正处于早期的研究、开发和实验阶段。国内外目前存在多个不同背景、不同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进展的
电动汽车的远程监控有助于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通过对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车载终端无线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世博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发挥党员先进性方面起了基础性作用,以组织社会学理论为观照,从内容建构入手,审视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和职责作用;梳理基层
“00后”进入高校后,传统学生组织的升级转型面临严峻挑战,新进成员流失的现象日益显著。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号召,探寻高校学生组织新进成员流失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