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针刺健康青年左侧丰隆穴,采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阻抗指数及血管搏动指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在各个不同针刺时间点针刺该穴对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特征,为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时合理选用丰隆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惠普Companion Ⅲ经颅多谱勒超声诊断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物理诊断科提供),探头频率7.5MHz,取样深度为3.0-6.0cm。采用0.35×40mm华佗牌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选取16名健康青年志愿者(男女各8人),年龄为21~25岁,经过TCD检测MCA显示血流量正常。受检者既往否认心脑血管疾病病史,并且在实验前48小时内无吸烟、饮酒,无服食影响本实验结果的药物,保持充足睡眠。实验经由本人同意并由本人签订自愿书后进行。实验中的室温保持在(24±2)℃,湿度为(60±5)%,针刺以及TCD检测操作都由专人负责,尽量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被检测者采用仰卧位,探头经颞窗探测大脑中动脉末端,待经颅多普勒超声信号稳定后,记录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抗指数(RI)值。分别对进针前10分钟,进针时,行针时(针刺15分钟),出针时(针刺30分钟后),出针后10分钟5个针刺丰隆穴的不同时间点的大脑中动脉(MCA)末端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测。并记录血流动力学的各参数值,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针刺左侧丰隆穴时,左侧大脑中动脉(MCA)末端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在出针10min后与针刺前相比降低(P<0.05),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与针刺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2针刺左侧丰隆穴时,左侧大脑中动脉(MCA)末端的平均血流速度(Vm)在出针10min后与针刺前相比降低(P<0.05),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与针刺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3针刺左侧丰隆穴时,左侧大脑中动脉(MCA)末端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在行针时、出针10min后与针刺前相比降低(P<0.05),在进针时、出针时与针刺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4针刺左侧丰隆穴时,左侧大脑中动脉(MCA)行针时的搏动指数(PI)与针刺前相比较显著下降(P<0.05),在进针时、出针时、出针后与针刺前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5针刺左侧丰隆穴时,右侧大脑中动脉(MCA)末端的平均血流速度(Vm)、末端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末端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两侧大脑中动脉(MCA)阻抗指数(RI)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10min后分别与针刺前相比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1针刺左侧丰隆穴能使同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提示针刺左侧丰隆穴可能减少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量,并且具有显著的负性后遗效应。2针刺左侧丰隆穴在行针时的时间点能降低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管搏动指数(PI),提示针刺左侧丰隆穴在行针时能降低同侧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阻力。3针刺左侧丰隆穴对于右侧大脑中动脉的Vs、Vd、Vm、PI、RI无显著影响,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