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C、BSA与Cu(Ⅱ)、Cu(Ⅰ)、Cd(Ⅱ)、Ag(Ⅰ)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然而过量铜对生物体是十分有害的。CopC作为一种小分子铜蛋白,在维持生物体内铜的动态平衡调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CopC蛋白具有Cu2+和Cu+结合位点,位于蛋白内疏水桶的两端。CopC在铜离子转运中的角色一直被讨论。本论文分别将apoCopC、BSA修饰到金电极和玻碳电极上,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Cu(Ⅱ)、Cu(Ⅰ)、Cd(Ⅱ)、Ag(Ⅰ)与apoCop、BSA的相互作用。首先将apoCopC自组装修饰到金电极上,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apo
其他文献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公元669年,深秋。唐诗的江湖版图上,在偏僻的巴蜀一角,忽然异常地亮了一下。在那里,19岁的诗人王勃,写出了一首超美的送别诗。这天夜晚,他和一位朋友道别。烟水迷蒙的江边,他望着友人的背影,仰看空中的冷月,不禁感慨万千。刹那间,滔滔激情化为四句,奔涌而出:“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这是唐朝开国半个世纪以来,诞生的最美的送别诗。  数十年后,另一个诗人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