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及其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的构建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bao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人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细胞系GIST-F及伊马替尼(Imatinib)耐药细胞株GIST-FR;在全外显子组水平鉴定GIST-FR细胞及临床GIST样本中的基因变异,为GIST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组织块法提取原代GIST细胞并进行细胞永生化,命名为GIST-F;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对GIST-F细胞进行鉴定;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体外诱导GIST-F细胞对Imatinib靶向治疗耐药,建立耐药细胞株GIST-FR;光学显微镜观察亲本细胞GIST-F和耐药细胞GIST-FR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GIST-FR细胞周期的变化;CCK-8法绘制细胞增殖曲线,计算细胞半数致死浓度(IC50);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50例GIST临床样本及GIST-F和GIST-FR细胞进行测序分析,筛选GIST疾病相关基因突变,分析GIST耐药前后相关基因突变位点的变化。结果:(1)成功建立永生化GIST-F细胞,体外传代40余代;GIST-F细胞形态呈短梭形,CD117阳性,表达KIT蛋白。(2)成功建立Imatinib耐药的人GIST细胞系GIST-FR;GIST-FR细胞较亲本细胞GIST-F生长慢,对lmatinib的IC50显著增高,耐药指数为3.52(P<0.01);耐药前后细胞周期分别为G0/Gl期(24.59±5.63%vs 44.76±2.11%),S期(69.60±4.53%vs 52.64±0.60%),G2/M期(5.82±1.10%vs 2.60±1.50%)(P<0.05)。(3)50例GIST临床样本经全外显子组测序,对GIST致病基因KIT/PDGFRA的突变分析,发现48例存在KIT突变,其中22例为KIT-exon 11新突变;9例为KIT-exon 9新突变,均为c.15021503insTGCCTA插入突变,1例KIT-exon 16新突变,1例KIT-exon 17新突变;只有1例存在PDGFRA致病突变;对368个肿瘤相关基因进行了功能突变分析,发现IGF1R等34个基因,共37个位点发生突变;Imatinib耐药临床样本中发现MUC4等47个新基因突变,共59个突变位点;Imatinib耐药细胞GIST-FR中发现ACSS1等31个新基因突变,共35个突变位点;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富集于抑制RNA转录、剪接,细胞增殖等功能。结论:(1)GIST-F细胞来源于人胃肠道间质瘤原代组织,具有GIST细胞特点,建系成功。(2)成功获得Imatinib耐药细胞GIST-FR。(3)首次在GIST临床样本中发现25个KIT基因新突变位点以及34个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共37个突变位点;首次在Imatinib耐药的GIST中发现MUC4等75个新基因突变,共91个突变位点。以上结果为GIST发生发展及Imatinib耐药机制提供新的数据,为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针对地面-履带-负重轮耦合系统激励特性的复杂问题,在不考虑履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履带车辆悬挂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动力学方程实现了负重轮动位移的理论计算.建立了履带车
皮肤温度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获得人体皮肤温度分布即人体体表温度场,对于临床医学、暖通空调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人体内热量传递过程的高度复杂性使
贺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忠于革命,功勋赫赫,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持原则,刚直不阿。在“文革”那个颠倒黑白的年代里,贺龙同林彪、江青一伙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现阶段在建设水利工程时,更多的注重于基础设施的完善,疏于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到水利建设中,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匮乏,难以快速有效的运行、管理水利设备,导致其危险预警功
分析了生物狗后腿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大腿和小腿呈一体化的柔性节能腿结构,只需在髋关节处施加驱动即可实现四足机器人小跑(trot)步态.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并通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