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使信息技术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国际竞争的加剧使各国纷纷进行教育改革,运用国家力量强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其中,教学方式是教育信息化的内在核心,教学方式的改革也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点,是整个地理教学的基础与骨架,区域地理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整个地理教育的始终,并且在高考中占有较大比例,这应当引起学校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地理属于小学科,区域地理的教学一直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导致区域地理教学一直是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导,为了考试而教学,这严重扭曲了区域地理教育的本质,长期压抑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以来,新课标的实施和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出现,使区域地理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区域地理的教学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那么,什么是区域地理的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有何优越性?到底影响区域地理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因素是什么?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的效果究竟如何?围绕着类似的问题,论文展开深入研究,以期促进信息化教学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区域地理教学方式的革新与现代化。本着理论到实践的原则,文章以地理信息系统辅助教学为例,对区域地理的信息化教学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化教学进行界定;(2)对区域地理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现状、比较优势、影响因子以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评价;(3)以“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为例,运用GIS设计区域地理信息化教学案例;(4)开展教学实验,对信息化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文章主要结论:(1)信息化教学在我国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普及应用水平仍然偏低;(2)与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比较,信息化教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3)经济实力、GIS自身的性质、教学与管理机制和人才缺乏是信息化教学在我国区域地理教学中推广普及的主要影响因素;(4)从整体上看,我国已经具备大面积推广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