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招投标制度在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审计署近年来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显示,在我国的中央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违规招标的现象。央企的有关人员利用其职务之便,在企业的招标采购中中饱私囊,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现象“屡审屡犯”,并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为此,笔者从审计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中央企业的违规招标问题进行了有关研究。首先,本文论述了中央企业违规招标问题的研究意义,对违规招标等基本概念作出了界定。同时,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招投标审计和审计整改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央企业招投标审计研究存在的空白。其次,本文以审计署2010-2015年度发布的所有中央企业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中央企业当前违规招标问题的现状。总结了诸如规避公开招标、泄露招标信息等违规招标的形式。同时,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违规招标的个案,从中分别总结了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没能在该问题中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中石油审计工作的初步建议。再次,本文针对中央企业不同类型的招标业务,讨论了国家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招投标审计工作时协作与配合方式。同时,本文以当前大部分央企进行招标采购所需的流程为基础,结合当前央企进行违规招标的主要形式,提出了央企招投标审计的审计重点,分别从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三个层面对央企招投标审计的流程进行了再造。此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央企违规招标“屡审屡犯”的问题,本文在审计署和央企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和能力范围内,提出了完善当前央企审计整改机制的五项具体审计对策:建立中央企业审计整改联席会议机制、建立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长效沟通机制、完善央企违规招标问题审计整改结果公告制度、明确审计整改检查工作的主体和依据以及加大审计整改问责的力度。最后,为了进一步发挥审计在解决央企违规招标问题中的作用,本文从完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和央企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