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TC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成年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是由心肌细胞和几种非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构成的,非心肌细胞约占心脏细胞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90%以上是成纤维细胞,它是合成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CFs)增殖和胶原表达过多所导致的心肌纤维化是高血压心室肥厚由代偿向失代偿转化的重要病理过程,是引发心力衰竭的核心环节。目前心肌纤维化的确切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明确,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TGF-β1是最重要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之一,活化的TGF-β1刺激分子的合成、抑制基质降解、增加包括前胶原I在内的大部分细胞外基质mRNA水平,引起蛋白分泌的增加,在心肌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for,CTGF)具有诱导结缔组织细胞增殖和ECM(细胞外基质)表达的作用,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核因子κ 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基因多向性转录因子,调控着一系列有关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和细胞生长、发育等细胞基因的表达,其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也日益在被关注。 本研究旨在细胞水平模拟心肌纤维化,研究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 Ⅱ)诱导的成年大鼠CFs纤维化模型中,TGF-β1/CTGF的表达情况及核因子κ B对其影响及可能的机制,为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和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途径。 目的: 本实验研究在Ang Ⅱ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体外纤维化模型中,核因子κ B抑制剂PDTC对CFs增殖和胶原表达的影响,以及简单探讨其中机制。 方法: 1.采用胶原酶-胰酶-胶原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分离成年大鼠CFs。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 2.在本实验张会杰博士建立的Ang Ⅱ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模型基础上,首先选用Ang Ⅱ 10-9mol/L、10-8mol/L、10-7mol/L、10-6mol/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CFs24h,观察Ang Ⅱ对CFs细胞增殖、胶原Ⅰ表达、CTGF mRNA及蛋白表达、Fn蛋白表达的影响。然后选择Ang Ⅱ体外作用的较佳浓度10-7mol/L和24h这个时间点观察NF-κ B的特异性抑制挤PDTC对于Ang Ⅱ上述效应的影响。CFs分组为A:对照组;B:Ang Ⅱ组;C:Ang Ⅱ+PDTC组。作用24小时候后使用MTT检测CFs增殖,RT-PCR检测CFs胶原I、CTGF、TGF-β1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CTGF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观察在10-7mol/L Ang Ⅱ作用下,NF-κB的核转位现象。 结果: 1.10-9mol/L-10-6mol/L Ang Ⅱ作用于CFs 24 h,MTT结果观察CFs具有剂量依赖性增殖的现象,CFs胶原ImRNA、CTGFmRNA水平CTGF蛋白表达、Fn蛋白表达亦有剂量依赖性升高。考虑到体内细胞实验,选取10-6mol/为后续实验Ang Ⅱ理想浓度。 2.RT-PCR结果观察到:10-7mol/L Ang Ⅱ作用于CFs 24 h可以显著的地促进CFs在mRNA水平表达胶原I、CTGF、TGF-β1,10-4mol/L的PDTC明显抑制了CFs胶原I、CTGF、TGF-β1的mRNA表达。 3.10-7mol/L Ang Ⅱ作用于CFs 24 h,Westernblot检测到CFs的CTGF蛋白表达具有明显升高,10-1mol/L的PDTC可以降低CTGF的表达。 4.10-7mol/L Ang Ⅱ作用于CFs 24 h,免疫荧光检测到10-7mol/L Ang Ⅱ作用于CFs 24 h可以促进CFs胞浆中NF-κ B发生P65亚基向核内转位,10-4mol/LPDTC抑制了这一现象。结论: 本课题成功建立了Ang Ⅱ诱导的CFs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的细胞模型,核因子κ B特异性抑制剂PDTC能够抑制Ang Ⅱ诱导的CFs细胞增殖和胶原表达,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NF-κB对TGF-β1的调控所产生的。
其他文献
目的:  以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构建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模型,研究小檗碱对HUVECs和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 human acu
神经甾体是一类天然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具有生理活性的甾体化合物,神经活性甾体对神经元的损伤、死亡及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显著调节作用,可作为神经保护剂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