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性物质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类非对称物质,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药理学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手性介质具有明显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因而用非线性光学的方法研究手性物质结构,开发新的功能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对丰富非线性光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手性介质二阶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用经典理论的方法推导得到了改进的耦合双振子模型分子参量和分子极化率的关系。给出了分子极化与介质极化的关系。用经典的偶极辐射理论推导改进耦合双振子模型手性介质二次谐波过程中反射光和透射光光强表达式,二次谐波过程中的左右圆偏振光差异光强表达式。在耦合双振子模型近似下数值模拟了手性分子微观参量对介质二阶极化率的影响,数值模拟了手性介质二次谐波过程中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对二次谐波过程反射光强和透射光强的影响,模拟了手性分子微观参量对二次谐波过程中左右圆偏振光差异的影响,最后模拟螺旋单电子模型手性分子参量对介质二次谐波光强的影响,选定适当的参数模拟得到螺旋单电子模型手性分子二次谐波过程反射和透射光光强的理论曲线。理论模拟结果与文献资料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我们理论计算的正确性。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分子的微观性质和介质的宏观非线性光学过程联系起来,为手性材料的表征和探测手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合成新的手性材料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