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批评史唐宋诗之争个案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绪论部分对唐宋诗之争的基本状况作以简单介绍,并从八十年代以来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的研究文献入手,分析清代唐宋诗之争的研究现状。正文部分从文献学和文艺学相结合的角度梳理历代唐宋诗之争,分析诗论家的诗学宗尚。从清人对兴象与理趣,性情与学问的选择入手研究清代论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探讨其影响、意义及启示,总结其规律,以求深入了解清代唐宋诗之争的特点和价值。结论部分总结唐宋诗之争的发展的规律,揭示研究的价值和不足。
其他文献
本文对硫铁矿制酸烧渣的综合利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硫铁矿烧渣和硫铁矿烧渣制取的绿矾及钛白副产绿矾制取海绵铁和还原铁粉的工艺进行了研究,为硫铁矿烧渣和绿矾
张伯驹是民国时期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著名文化人,同时也是民国词坛的重要词人。作为词人,他的创作活动从民国初一直持续到1980年逝世前,贯穿两个历史时期。他与当时中国最一
<正>随着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三维地震在储层预测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国内许多老油田逐渐进入开发中后期,由于陆相湖盆碎屑岩储层内部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岩石内部流
会议
本论文截取沈从文战争时期(1937-1946)创作的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文本分析解读,以沈从文创作风格变化为切入点,试图揭示沈从文这一独特的创作主体在战争这
目的探究紫杉醇对乳腺癌肿瘤免疫逃逸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90例乳腺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吡柔比星、环磷酰胺、紫杉醇联合化疗
研究从古井贡酒窖泥中筛选出了一株高产3-羟基-2-丁酮、2,3-丁二醇的功能菌,编码为GJJN BL0101,结合功能菌的形态学特征、Biolog微生物鉴定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该菌种为解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仅占所有胃肠道肿瘤的1%~3%[1].c-kit、PDGFRα基因突变参与GIST的发生、进展已得到认可,
《史记》与《聊斋志异》虽时隔遥远,文体不同,但二书中都有片断式的评论文字——“太史公曰”与“异史氏曰”。它们虽然独立于本事、正文之外,自成一体,自身却有着不能忽视的
《战国策》既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文本,可以从历史和文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明代的《战国策》评点本文献,并结合明人的相关评论,阐述明人对于《战国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张承志无疑是位重要且特立独行的作家,他用自己那炽热激情又缄默柔情,感性单纯又理性深沉,偏激苛刻又深刻宽容,孤傲倔强又柔弱如孩,豪放张狂又敏感细腻,烈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