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设计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和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优质教学资源。2.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评价其应用效果。3.探讨护理本科生在混合式教学中的学习体验,收集反馈意见,为完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以探究社区理论模型为导向,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与师生代表、妇产科及护理教育类专家共同设计适用于妇产科护理学的混合式教学方案。2.设置资源提供组、网络平台设计组和网络平台维护组,借助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构建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3.课程开始前,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6级护理本科生536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hinese Version,CTDI-CV)进行调查,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4.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个班级为对照组(n=124),1个班级为试验组(n=126)。在妇产科护理学课程中,对照组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即创建教学存在感、发挥社会存在感中介作用以实现认知存在感。5.课程结束后,利用理论考试、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问卷中文版及探究社区量表中文版(Community of Inquiry-Chinese Version,CoI-CV)对两组进行效果评价。使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6.采用目的抽样法,招募试验组的护理本科生24名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探讨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真实感受和建议。借助计算机软件程序NVivo 12.0,采用定性内容分析法分析数据,提炼升华主题。结果:1.形成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完成妇产科护理学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2.课程开始前,2016级护理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87.72±27.22)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求知欲(44.08±6.41)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36.62±6.07)分。每周参加课外活动不同次数的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课程结束后,试验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量表得分在寻找真相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探究社区中三种存在感的水平都较高,均接近于4分。4.对焦点访谈内容定性分析,提炼出3个关于护理本科生对妇产科护理学的混合式学习体验的主题:角色促进、被动与选择性学习、推荐与建议。结论:1.护理本科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仍有待改善,应重构护理专业混合式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2.实施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批判性思维影响还需长期观察。3.教师和同伴角色在促进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混合式教学环境仍需改善,建议教育机构将基于探究社区理论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推广到护理专业发展的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