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心率减速力。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确诊为冠心病、且心率变异性降低的患者共10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确定是否入选试验。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51例,对照组53例;并根据是否为急性心肌梗死,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心肌梗死和非心肌梗死亚组分析。对照组予以冠心病的规范化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每次刺激小脑顶核30分钟,每日两次,10日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2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心率减速力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服用β受体阻滞剂患者数量等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在心肌梗死亚组、非心肌梗死亚组中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RR间期标准差(SDNN)、5min均值标准差(SDANN)、每5min 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之差>50ms的个数所占百分比(pNN50)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结果相似。3.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变异性频域分析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均较前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低频功率(LF)、LF/HF较前显著下降(P<0.05),试验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结果相似。4.两组患者治疗前震荡起始(TO)、震荡斜率(T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O较前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S较前显著增加(P<0.01),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结果相似。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减速力(DC)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C较前显著增加(P<0.01),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亚组分析中结果相似。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窦性心率震荡、心率减速力,调节冠心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