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完善而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是建立高效的证券市场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中国证券市场作为全球新兴的证券市场之一,其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证券市场中各种股票行情的涨跌时刻牵着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事件,给股市造成了振荡和严重后果。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股票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本文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出发,分析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学属性,认为会计信息的本质是一种商品,现阶段又兼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其商品的属性导致会计信息供求受市场机制的作用。而公共产品的特性使得政府必须对它进行管制,即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管制应是自愿披露与强制性披露相结合的适度管制。而适度管制中度的确定又主要受供求平衡、效率公平及制度边界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虽然在法律体系和披露内容上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失真现象,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过程的考察认为是由于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事务所、证监会的行为扭曲的结果以及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的存在造成的,并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三方博弈模型,来进一步分析会计造假的深层原因。通过对博弈模型的分析认为治理造假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惩治力度。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我国会计信息的实际需求,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的需求状况作了实证调查分析,认为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与投资者实际需求相比,投资者需要更多有用的、真实的会计信息。根据实证调查的结果结合我国的实际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和内容进行优化,扩展了上市公司披露会计报告的内容,并设计出一个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来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最后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优化。 基于以上思路,论文分为八章。 第一章 导论 阐明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研究思路、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并解释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几个相关概念,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本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的属性,得出会计信息本质上是一种商品,现阶段又兼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商品本质促使会计信息受供求规律的支配,而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又需要政府对它进行管制,所以对于会计信息政府应该采取强制性披露的管制和自愿披露的非管制相结合的适度管制,这个度的确定受供求平衡、效率公平和制度边界的影响。 第三章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本章详细地介绍了目前我国规 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及披露的基本内容。从法规体系上看仍需进一 步完善,从内容看也需充实。 第四章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剖析我国上 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严重的失真现象,表现在虚假陈述严重,缺乏时效性及关联方交易披露不规范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 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章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 了分析。通过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序的考察,认为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等行为的扭曲以及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局限性造成了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不真实。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本章利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一个上市公司管理高层、会计师事务所和证监会三方的博弈模型,综合博弈模型中包括三个子博弈模型,通过对子博弈模型的分析和综合,得出结论:证监会加大惩罚力度是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最佳办法。 第五章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实证分析本章采取邮寄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使用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查。首先确定会计的使用者范围,认为投资者的需求最为广泛,故将投资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使用者更关注未来信息,除现行的报表外,还需要财务预测信息、分部信息以及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应提供3年的信息以供比较,另外还应提供物价变动影响的信息。从总体上讲,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有些披露过量,有些刚好满足需求,有些披露不充分,而有些则完全未披露。 第六章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未来发展趋势根据对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结果及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供给的现状分析、结合中国实际,本章以郑州煤电2002年的年度报告为基础,对其进行改进。主要指标选择了投资者需求最高的9个指标又加上每股股利,每股现金流量指标及经济增加值,以便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增加了分部信息、财务预测信息、物价变动影响信息及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分析等内容的披露。从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讲,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未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必将从现在的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会逐步实现电子实时化报告。ASP平台的建立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会计信息的生产模式。 第七章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体系及其完善本章对现有的监管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