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滤是一种新兴的膜分离技术,是水处理领域的新途径。对纳滤处理机理及应用的研究将促进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三个方面内容:1.纳滤的处理机理,2.纳滤预处理农药废水技术,3.纳滤处理微污染水中农药残留技术。 本文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在一定的实验基础上,建立了卷式纳滤处理的流体模型和截留模型。流体模型依托动量和能量守恒的基本定律,描述渗透通量和能量损失等重要参数的变化规律。流体模型说明了渗透通量J同压力平方根p1/2成正比,膜表面水头损失hf与膜间距、膜长度及进水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以NF270纳滤膜的清水实验验证流体模型,计算出纳滤膜的相关性能参数,并解释了实验中的一些现象。截留模型将纳滤对分子(或离子)的截留作用归纳为两种:机械筛分作用和场力作用。用数理统计方法推导出截留率的表达式,并用分别含有乙醇、正丁醇、葡萄糖、苯酚、Na+,Mg2+和Ca2+的7种废水进行NF90纳滤膜过滤试验,由实验结果和截留模型计算出平均膜孔径μ和场力作用范围f。 基于纳滤不受农药毒性限制的特性和与农药分子相近的膜孔范围,本课题研究用纳滤预处理农药废水。试验研究纳滤处理水杨醛、吡虫啉、灭蝇胺三种典型的农药废水,得到COD去除率、脱盐(酸)率均可高于80%的效果。经济评价结果显示:若回收农药中有用成分,可取得相当可观的效益。 微污染水源中农药残留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本课题研究用纳滤法处理微污染水中农药残留。通过NF270和NF90纳滤膜对三氟氯氰菊酯、绿磺隆、甲磺隆、戊唑醇、三氯吡啶醇钠等的截留试验,结果证明:规格合适的纳滤膜对农药残留的截留率均可高于90%。对纳滤终端处理自来水的经济评价说明纳滤法处理饮用水有良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