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职业教育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对其进行创新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国的职业教育结合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提出了“双师型”职业教育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双师型”模式已难以解决当前的招工难、就业难、办学难的“三难”问题,“三元模式”应运而生。本研究针对“三元模式”在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应用这一课题,从研究意义和概念界定、实施概况、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完善建议等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三元模式”是职业教育育人模式的新探索,对其在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三元模式”是在“双师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是关键,即教师身份的“三元”和学生身份的“三元”。教师在课堂中是老师,在实践环节中是师傅,在就业与创业中是老板;学生在课堂中是学生,在实践环节中是学徒,在就业与创业中是员工或者创业者。第二,“三元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向前发展的有益尝试,它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模式的局限,是教育教学与用人市场实现对接的有效途径。同时,“三元模式”提升了职教师资的身份和能力,缓解了“三难”困境。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首创并应用了“三元模式”。本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论述了“三元模式”在美术职业学院的应用情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培养了优秀师资、塑造了优秀学生、成就了美术职业学院、推动了职业教育发展等。第三,“三元模式”在内蒙古美术职业学院应用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办学条件不足,其主要原因是民办院校资金的局限性;其次是特色专业缺少发展空间,主要是由于就业市场对专业的限制;再次是优秀师资的匮乏,其主要原因是吸引优秀师资的条件不足;最后是学生培养和管理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基础较差。第四,研究从学院发展、特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培养与管理水平等方面对“三元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首先是加快学院发展;其次是重视特色专业建设;再次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最后是提高学生培养与管理水平。最后,结语部分对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同时对下一步的继续研究提出了新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