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著作汉译(中文译文),第二部分是结合翻译基本理论,对译文的翻译技巧和方法进行评论而撰写成的翻译报告。译者所选取的原文本素材《鲁滨逊漂流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的丹尼尔·笛福(1660?-1731)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学创作的里程埤,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丹尼尔·笛福,英国作家,新闻记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其作品可读性强,主要构架为:主人公个人通过努力,靠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创造了与困难抗争的典型人物鲁滨逊。此部作品已经存在过很多译本,但此次翻译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读者,在翻译前对作者、作品以及作者所处于的历史和社会背景进行了查阅,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在语言的选用上充分考虑青少年的阅读要求。在重译及提炼加工完成后,给予青少年正面引导和影响,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极大的反响和共鸣,使读者能从主人公身上感受到人类伟大的创造力和生命的灿烂,增进对大自然的亲近感,陶冶和培养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情操和世界观。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兼顾使用词汇、语法、篇章、文体的对等结合直译、转译、意译的翻译策略对小说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西方文化中的文化意象、数字以及互文等现象进行了思考与尝试,并将心得撰写成了报告,得出结论:翻译理论研究者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和方法技巧都提醒我们,要尊重原著,保持所翻译书籍的原汁原味。同时要保证语言的通顺,把英语的表达方式转化成合适的中文表达习惯,以方便中国的读者阅读。再者,还要使语言优美,通俗易懂,言简意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