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作为光与影的艺术形式,不仅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回顾中国电影的发展史,国产电影的每一个阶段,都深受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潮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演变与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表征与主流电影形态。电影自传入中国以来,就植根于中国特色的历史与民族文化之中,成为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秉承着中国传统文化“文以载道”思想,中国电影在早期也形成了“影以载道”的社会功能观念,并成为中国电影的主流观念。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电影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导下,具有高度的政治性色彩,也是此时中国电影文化的主流形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家的政治语境、社会经济、文化与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得主流电影形态进行诸多的转变。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实现了高度的产业化,电影市场更是不断扩大,资本的大量投入,国际化视野下各地区人才的频繁合作是推动中国电影进入繁荣创作阶段的重要原因。作为意识形态对于国家形象、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传达的重要表现形式,电影在新世纪被赋予了诸多新的语义,为了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的新主流电影应运而生。本文主要从中国新主流电影发展与研究的角度,探讨新主流电影的历史嬗变、创作特征及其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根据新主流电影出现的不足,提出新主流电影未来的发展范式,为新主流电影的发展提供建议与思考。第一章首先梳理新主流电影的历史演变,通过历史的维度对新主流电影进行纵向的分析研究,进而对新中国以来电影主流形态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与探讨,厘清新主流电影的前世今生。其次,通过对新主流电影的相关理论及发展状况进行论述,从而整体把握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发展动向。第二章主要阐述新主流电影的创作特征,主要通过意识形态、叙事策略、人物形象的塑造、商业化转变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中国新主流电影与传统主旋律电影的区别。第三章主要对新主流电影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大众文化与新主流电影的联系、文化全球化语境及时代的要求三个方面,进一步阐释新主流电影背后的文化动因。第四章,则是通过对中国新主流电影的研究,发现其发展还不成熟,并提出未来新主流电影应具备的发展范式。通过上述的研究,以期能为新主流电影今后的发展提供些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