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柴达木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色红粒大,籽少、肉厚,大小均匀,无碎果,无霉变,无杂质的优质枸杞。以前由于人工种植规模小,柴达木枸杞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近几年,柴达木依托各项优惠政策,在枸杞的种植栽培上逐步实现了规模化,柴达木枸杞的产业化之路势在必行。本文选准这一时机,站在研究柴达木枸杞产业化的前列,充分应用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论证具有独特资源禀赋的柴达木枸杞,怎样发挥规模效应,获得竞争优势,带动农民创汇增收。 本文在写作中主要应用了实地调研法和文献法。通过深入青海省海西州枸杞种植基地、相关企业、枸杞协会等进行实地调研,从微观层面剖析柴达木枸杞产业化现状及现存的问题。目前,柴达木枸杞产业化刚刚起步,该怎样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本文借助国内外农业产业化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四个典型案例:新疆棉花产业化、内蒙奶业产业化、宁夏枸杞产业化、荷兰花卉产业化,根据分析这四个典型案例的做法得到一定的启示,然后,从宏观层面分析柴达木枸杞产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比较客观提出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思路及其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