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福尔斯创作的小说脍炙人口,雅俗共赏。其中《法国中尉的女人》于1969年问世后因其极高的艺术成就,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赞赏并被公认为是他的代表作。评论家们从后现代主义、传统现实主义、新历史主义、存在主义、女权主义等各个方面入手,对小说进行了探讨。其中,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广泛谈论和写作的题目。但由于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比较宽泛笼统的概念,至今无人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在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中,元小说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小说形式之一,不少批评家和学者对元小说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法国中尉的女人》被评论家们归为元小说,本文拟从该小说的元小说理论和叙述技巧入手,详尽地分析和探求其中所蕴含的元小说主题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作者约翰·福尔斯及他的作品《法国中尉的女人》:探讨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指出从元小说理论研究该作品的可行性。其次探讨什么是元小说及元小说兴起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章重点分析元小说的基本语言特点和叙述原则。论文接下来以元小说理论为参照,分析《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叙述技巧:作者的介入、反讽戏拟、拼盘杂烩、任意时空等。这些叙述技巧的运用暴露出小说的虚构性,展现出创作与批评交融的元小说基本特征。第四章是论文的中心部分。它旨在探讨《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主题涵义。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文本虚构性和对维多利亚历史的重构。元小说对小说和现实的关系提出质疑,它不仅检验小说的传统叙事结构,还探讨文本的虚构性。通过有意的暴露,小说对维多利亚历史进行重构。第二部分指出本小说是对传统的反抗,即分析小说中由虚构性而引发的不确定问题。传统小说都有其苦心孤诣的唯一主题,但福尔斯通过创新性的叙述,揭露文本的虚构性,使读者对小说的人物、情节等产生不确定的感受。从对文本虚构性的揭露,到使读者产生不确定感,可以分析得出福尔斯对压抑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抨击和萨拉和查尔斯对自由的追求。结论部分总结全文,重申主要论点,指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元小说性不仅揭示了语言的虚构性,让人们重新思索语言和现实的关系:还表现了战后西方社会的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等的快速发展现实给人们带来的不确定感受,为战后的英语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