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肺癌是当今世界癌症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008年有160万新发肺癌,有140万人死于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肺癌的近85%。然而大多数早期肺癌并没有明确的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年,能够生存超过5年的仅有3.5%。深入了解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转移的分子学机制,并以此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能更好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并改善患者总体预后。
人类的p114RhoGEF最早在脑组织中被鉴别出来。蛋白全长上除了特征性的DH/PH结构域,以及C端富含脯氨酸的区域,不能检测到其他可以识别的结构。同时,p114RhoGEF基因属于RhoGEF家族中Lbc亚家族成员,与Lbc结构相似。Lbc作为Lbc亚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员,最早在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发现,并被认为是致癌基因。Smith FD等进一步证实Lbc可能通过激活ERK信号通路发挥促癌作用。功能上,p114RhoGEF与Lbc都能被LPA激活进而激活下游RhoA发挥功能。已有研究表明,p114RhoGEF参与调控细胞形态发生和细胞间连接的形成,并在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但尚无报道p114RhoGEF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此,我们进一步研究p114RhoGEF与肿瘤的关系。
故本实验拟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肺癌组织标本,观察在癌组织与癌旁肺组织中p114RhoGEF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和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随机抽取2005年至2011年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105例。
2、主要试剂及来源
PCR试剂盒(M3001)购自Promega公司,p114RhoGEF和GAPDH引物由Takara公司设计并合成。p114RhoGEF的多克隆抗体(PAB6523)购自Abnova公司(台湾)。免疫组化试剂盒(S-P超敏试剂盒)(KIT-9709)购自迈新公司(福建)。DAB染色试剂盒购自迈新公司(福建)。
3、方法
(1) RT-PCR:检测p114RhoGEF在3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肺组织中mRNA的表达。切取标本经匀浆、离心、加入氯仿、离心、加入异丙醇、离心、75%乙醇、离心、干燥提取mRNA,逆转录,PCR,电泳,紫外扫描。结果判定紫外条件下胶面150bp附近出现白色条带,收集图像并测量灰度。
(2)免疫组化:检测p114RhoGEF在10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部分对应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脱蜡、水化组织切片,柠檬酸高压热修复2.5分钟,PBS冲洗3分钟×3次,SP试剂A液B液各20分钟,滴加(一)抗4℃过夜,PBS冲洗3分钟×3次,SP试剂C液D液各12分钟,PBS冲洗3分钟×3次,DAB溶液显色,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3)随访:本研究针对入组的71例肺鳞癌病人进行术后电话随访,随访内容为每个病人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
4、数据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p114RhoGEF的mRNA表达关系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以计数资料制四格表行卡方检验讨论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吸烟与否、淋巴转移与否是否存在关系,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以Kaplan-Meier法检验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1)肺鳞癌组织中p114RhoGEF的mRNA表达高于肺腺癌和癌旁肺组织。
(2)肺鳞癌组织中p114RhoGEF的蛋白表达高于肺腺癌和癌旁肺组织。
(3)肺鳞癌组织中p114RhoGEF表达差异与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期、分化无显著相关系。
(4)71例肺鳞癌病人随访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72个月,随访率100%。随访结果提示肺鳞癌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55.0%,5年无瘤生存率24.5%,中位无瘤生存期28个月;术后2年的总生存率为89.7%,5年的总生存率为34.5%,中位总生存期36个月。
(5) p114RhoGEF高表达的肺鳞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低于p114RhoGEF低表达的患者。
结论:
p114RhoGEF在肺鳞癌组织中高表达;p114RhoGEF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预示着高风险的淋巴结转移;p114RhoGEF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