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消费者所接触到的信息量开始成几何级数式的增加。海量的信息在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坚实决策支持的同时,也让消费者陷入如何甄别有用信息的困局。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会从不同来源进行信息搜集,并对不同来源的信息综合分析以制定最终购买决策。信息源是否会对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启动效应,信息源的差异是否会对消费者产品属性偏好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是否与所购产品类型及消费者个人特征有关系,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充分,本文试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相关假设,发放问卷,并对回收的411份有效问卷使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并以此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得出相关的结论。本文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有关信息源及其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并以此提出研究假设、设计实验。第二部分,编制问卷并发放,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根据数据结果对研究假设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研究结果,对企业营销活动提出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个人来源启动下选购品与便利品产品质量、品牌、价格偏好有显著差异;公共来源启动下选购品与便利品产品质量、价格偏好有显著差异;商业来源启动下选购品与便利品产品质量、价格偏好有显著差异(2)不同可信度的商业信息源对消费者产品信号偏好影响并不显著,但香皂的品牌、价格和质量信号偏好排序会受启动因素影响发生改变。手机的产品信号排序具有良好稳定性,基本不受启动因素影响。不论购买对象是香皂还是手机,品牌的决策贡献率都最高,款式的决策贡献率始终最低。(3)香皂的质量、品牌和价格信号决策贡献率在不同信息源启动下呈现显著差异。手机的质量、品牌、功能和款式信号决策贡献率在不同信息源启动下呈现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