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研究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存在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两大思潮。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享受着科学带给人们的种种便利,以致在“科学”与“人文”的较量中科学主义往往是占据上风。然而科学在解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带给世界和人自身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人们开始重新注重起人文主义。20世纪的历史证明,片面的崇尚科学或者片面的崇尚人,纯粹的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都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与“人文”融合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20世纪同样是科学主义教育观与人文主义教育观相互较量的时代,为解决教育中“功利化”和“个人本位”的极端,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必然形成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体现,是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相一致的,符合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百年来,科学主义教育一直主导着中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三基”的掌握,重视社会的需要,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控制,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学生的个人价值的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考虑了学生、社会和课程本身的三重需要,使中国体育课程有了全方位的变化,这正是体育学科的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双重特征的要求,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应当成为中国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对比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这些方法了解与本研究相关的理论知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思想的地位、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当今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动态、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等。并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论证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是世界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是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它可以为我国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启示和解决办法。
其他文献
高校的合并与重组,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学科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基本阵地,是大学
目的:了解南京市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下肢运动机能、日常活动范围、居住环境和城市交通信号灯时间设置的现状,重点探讨城市老年人下肢运动机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