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当前教育领域关于教育平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焦点,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实践热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推动当代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且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是教育的经费不足、办学条件不高和办学设施落后,云南省同样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引起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实施“人才强省”和“科教兴滇”战略,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由于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滞后,受教育水平不高,区域间、城乡间和学校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明显不均衡。本文以云南省为例,描述了该省基本状况,分析了该省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措施。笔者将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简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分别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理论、政策和教育指标方面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章为相关的概念界定及国外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和启示,首先揭示了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其次,分别从有关法律制定和政策、财政支持和办学形式上总结国外的经验,并对其进行总结。第三章主要对云南省区域间的义务教育发展进行差异对比,首先介绍了云南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并与其他省进行了对比。再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将云南省划分为三个区域,并对三个区域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师资条件、办学条件和产出水平分别进行对比,揭示了云南省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差异性。第四章为本文的实证部分,首先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然后借助因子分析法分析云南省区域间义务教育的差异程度,并得出结论。第五章提出了云南省区域间义务教育均等化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薄弱学校、强化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的均衡配置,扶持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