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鉴于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这些不良因素对初中生造成的诸多危害,本研究通过对初中生网络成瘾与焦虑、抑郁情绪的现状调查,掌握初中生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比较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在性别、年级、家庭类型、学校类型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情况下存在的差异,分析初中生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焦虑、抑郁情绪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原因,探讨初中生网络成瘾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为初中生正确合理的使用网络,预防网络成瘾,培养良好情绪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并针对初中生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大连市某普通中学和某重点中学初一至初三年级5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集体自测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法,采用IAT (Internet Addiction Test,网络成瘾量表)、SA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焦虑自评量表)、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抑郁自评量表)对所选学生进行调查。在进行测量前,对各学校相关班级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向他们说明问卷要求及回收标准。学生问卷由各校相关班级班主任老师统一发放给学生进行调查并当场回收。将有效问卷采集的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x2检验、t检验、F检验、相关分析这些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在568名被试中,网络成瘾者81人,初中生网络成瘾率为14.26%。(2)不同性别初中生的网络成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女生低于男生;不同年级初中生的网络成瘾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重点初中的网络成瘾率低于普通初中(p<0.05)。单亲家庭学生的网络成瘾率显著高于双亲家庭(p<0.01)。是否为独生子女的网络成瘾率无显著差异(p>0.05)。(3)初中生存在焦虑情绪状况的被试有107人,检出率为18.84%;存在抑郁情绪状况的被试有129人,检出率为22.71%。(4)初中生焦虑情绪得分在不同性别和学校类型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生低于女生,普通初中低于重点初中。不同家庭类型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的焦虑情绪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初中生抑郁情绪得分在不同学校类型和家庭类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普通初中低于重点初中,双亲家庭低于单亲家庭。性别差异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抑郁情绪得分无显著差异(p>0.05)。(5)初中生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在年级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情绪方面,初一最高,初二降低,初三稍微有所回升。抑郁情绪则随着年级的增长呈加重趋势。(6)初中生网络成瘾组的焦虑、抑郁情绪得分显著高于非网络成瘾组(p<0.01)。且网络成瘾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p<0.01)。结论:(1)大连市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4.26%。(2)初中生网络成瘾率在性别、年级、学校类型、家庭类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差异。(3)初中生焦虑情绪的检出率是18.84%,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22.71%。(4)初中生焦虑情绪得分在不同性别和学校类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家庭类型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差异。初中生抑郁情绪得分在不同学校类型和家庭类型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无显著差异。(5)初中生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在年级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初中生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网络成瘾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