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支付模式,解决了在线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给支付产业、电子商务业、金融业带来了一场变革。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吸引了大量企业进入,然而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仍旧处于初期盈利模式的探索阶段,许多企业对于定价竞争策略方面处于盲从效仿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传统的支付平台不同,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网络外部性的特征使其在定价上具有复杂性。独立型平台和中介型平台因运营模式和交易流程上的不同,导致在用户归属、成本收益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二者的定价机制也不同。银行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重要角色,对平台的定价策略选择有重大影响。 基于以上思路,本文首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进行界定,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作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模式、市场结构、网络外部性的进行检验,论证我国第三方付平台具备双边市场的特征。进而借鉴双边市场的定价模型进行定性分析,本文借鉴Armstrong(2004)的平台竞争模型的分析框架对独立型平台和中介型平台的定价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借鉴Calliaud和Jullien(2003)构建的双边市场定价模型分析银行的参与对平台定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