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世界各国都迫切的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尤其是对我国国内的发展状况给予了很大关注。国务院总理一年一度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全面介绍我国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政治文献,成为了国际社会了解我国国内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并且为我国向外界介绍中国现状和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平台。因此,需要精准且适合国际环境的译文。2001年,胡庚申教授首次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概念,经过十几年的不断研究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视角,是一种将生态学和翻译学结合的跨学科研究。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运用三维转换的翻译策略,以多维整合为最高追求。因此,生态翻译学理论与方法为政论文的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而为追求最优秀译本提供了可实现的机会。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释生态翻译学的背景、起源与发展,以及核心理念与视角。第三章介绍了生态翻译学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第四章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翻译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翻译策略。第五章阐述了文章的创新之处,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与限制,为以后的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