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凉山半细毛羊原种场的2001~2003年度的凉山半细毛羊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PAGE)电泳银染法和PCR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以位于绵羊基因组3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共计15个微卫星标记来研究该群体的5个体重性状与微卫星标记之间的相关关系。5个体重表型性状为:初生重(Birth weight),断奶重(Weaning weight),断奶日增重(Weaning daily gain),1.5岁体重(1.5-year weight,1.5-YW)及2.5岁体重(2.5-year weight,2.5-YW)等5个体重性状。对所研究群体的5个体重性状进行表型相关分析。初生重和断奶重的相关系数为0.2086,达显著水平,初生重和1.5岁体重,断奶重和断奶日增重,断奶重和1.5岁体重及断奶日增重和1.5岁体重之间分别达极显著水平,且相关系数均为正相关。在凉山半细毛羊15个微卫星标记遗传特性实验结果中,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个(3~12个),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6288,平均预期杂合度为0.7877,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518,其中微卫星BMS0460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PIC=0.842),而标记MILVET09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PIC=0.569)。15个微卫星标记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在分子水平上为该资源群体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SAS统计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程序进行表型性状与15个微卫星标记的相关分析,有7个微卫星标记与部分体重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标记BMS0460的初生重差异显著(P<0.05),标记RM150的断奶重和断奶曰增重差异显著(P<0.05),标记BMS1953的2.5岁体重差异显著(P<0.05),标记BL0004和标记BMS1248的1.5岁体重差异显著(P<0.05),标记AE25的断奶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标记BMC1009的1.5岁体重则差异极显著(P<0.01)。标记RM150同时和两个相关性状存在关联。对差异显著的标记进行不同基因型间各体重性状的多重比较。标记BMS0460的基因型EI、EH、DF对初生重影响显著。标记RM150基因型BB、DI和JJ对断奶重影响显著。标记RM150基因型EI、GG、DI和JJ,标记AE25的基因型AA对断奶日增重影响显著。标记BL0004基因型EE、CD,标记BMS1248基因型BC、AA,标记BMC1009的DI、CE、GI基因型对1.5岁体重影响显著。标记BMS1953基因型CF、CE和BD对2.5岁体重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