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定量参数在子宫内膜病变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能对肿物内的血管及血流进行定量分析,因此更能形象、直观的观察肿瘤内血流灌注的状态和立体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 我们研究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定量参数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之间有无差异。进一步判断3D-CPA的血流定量参数对子宫内膜癌的FIGO(国际妇产科联合会)分期有无参考意义及其与MVD(病理微血管密度)表达的相关关系。 方法 选择在医大二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4例。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实施常规的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启用能量多普勒及三维模式对病变区进行三维扫描。进入VOCAL(Virtual Organ Computer-aided Analysis)程序,每15°选取一个切面,每个病灶共选择12个切面,手动画出病变区的包络线。VOCAL软件自动算出该病灶的VI(血管指数)、FI(血流指数)、VFI(血管-血流指数)三个参数值,对每一个感兴趣区扫描三次,取其平均值。 术后选取子宫内膜病变组织切片,所有标本切片厚4um。采用SP(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法染色,第一抗体(血管标记物)为CD34,以PBS(磷酸盐缓冲液)代替第一抗体作阴性对照。 取具有代表性的组织切片,先在低倍镜(40x)下,选取3个血管密度最高区域即所谓血管热点区,然后在高倍镜(200x)下数每个区域的微血管密度,其平均值即为该组织的MVD值。 所有病例经病理证实后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他文献
前言 PTCA(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术后易发生急性冠脉闭塞,6个月内易发生再狭窄(Restenosis,RS),且RS率高达30%-50%,因而影响了其治疗的远期
理论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世界之首,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据1998年全国卫生统计年报资料,我国城市男性肝癌的
初中音乐教学,不只是跟唱和欣赏。创设一个以“创新、开放和拓展”为主的趣味课堂,不仅是新课程新理念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和家长的需要。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
时移世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特别是转变相应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实现新课改环境下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教方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一、注意教学方法特征,提升综合运用实效  1.运用典例教学方法,提升实效。在重新整合教学方法之前,我们要能够把握好各种教学方法的特征,然后按照教学
目的:  骨癌痛的发生发展随着疾病的进展而不断变化,骨癌患者经受的疼痛极为频繁和严重,然而,骨癌疼痛的发生机制仍然不清楚。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表明,肿瘤形成的微环境,通过不
摘 要: 生成性教学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并且应对预料之外的课堂教学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本文就专门针对初中科学课的生成性教学进行研究,以案例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初中科学 生成性教学 案例分析 理论支持  自新课改应用之后,中学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一改传统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