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互联网迅猛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处处充满信息。信息素养是每个人应具备的素养,《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指出“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至此,我国开始着手建设数字校园。2018年4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对数字校园的建设提出一些新要求。在数字校园建设的推动下,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校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在数字校园建设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尤为重要,基础教育是未来社会的奠基工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也具有旺盛的精力和好奇心,这一时期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所形成的人生世界观,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决定了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讨论价值。而目前,信息素养研究的对象大多是大学生和中学生,关于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相对较少。教育部于2018年4月份发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对于中小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强调中小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信息技术工具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够利用手机电脑等工具进行自主、合作、创新学习等。本研究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自编问卷,调查了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文件中对中小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的规定,既包括了前人提出的研究成果,又根据当今时代的特征,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第一章首先在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问题提出的缘由和意义,接着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且对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第二章是理论探讨部分,对本文设计到的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探讨了小学高段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维度和依据。第三章,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采用自编《小学高段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本研究采取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重庆市S区一所城市小学、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和一所乡村小学共三所小学的高段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第四章,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了访谈法,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研究发现,城市户口的小学高段学生信息素养水平高于农村户口的小学高段学生;高年级的小学高段学生信息素养水平高于低年级的学生;小学高段学生中非独生子女的信息素养水平低于独生子女,城乡结合部和乡村学校的小学高段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低于城市学校的小学高段学生。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之间的差异,乡村学校的学生在各种学习资源方面的条件都不如城市学校的学生。第五章,本文针对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六章,总结这次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