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台架磨合过程摩擦学特性的实验室模拟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ror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架磨合是柴油机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对柴油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制定合理的磨合工艺是达到磨合目的的先决条件。目前国内柴油机生产厂家在磨合工艺的制定方面仍以现场实验摸索为主,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 本课题在实验室内,通过实验模拟研究了柴油机主要摩擦副气缸套/活塞环和曲轴颈/轴瓦的台架磨合过程,应用表面粗糙度分析、光谱分析、铁谱分析、表面硬度分析以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重点研究了影响磨合工艺制定的主要参数载荷、摩擦速度、润滑条件及不同磨合阶段对这两组摩擦副表面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载荷参数的选择对磨合过程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载荷令磨合后气缸套的表面粗糙度降低,气缸套磨合的最佳载荷范围为30Mpa~35MPa;提高轴颈原始表面的加工质量使磨合以后轴瓦的表面质量更好,适合轴瓦磨合的载荷为5Mpa~6Mpa。摩擦速度对气缸套的磨合过程有较大影响,较低载荷下提高摩擦速度对磨合产生更好的作用。轴承合金在磨合过程中以复杂的动态过程向轴颈表面转移,这可能是磨合初期轴颈和轴瓦表面形貌变化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研究也证明,润滑油的光谱分析和铁谱分析可以对磨合状况做出有效的判断。综合运用两种方法使分析结果更为准确可靠;相比于普通润滑油,康胜磨合油对磨合过程的作用更为明显,可以增大载荷承受能力、拓宽速度适应范围、加快磨合进程并使相同条件下摩擦副表面质量更好。 本文采用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具有广泛适应性,这对于柴油机台架磨合工艺的改进及磨合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超音速弹丸激波采集及轨迹解算硬件平台用于采集和记录超音速弹丸激波的原始信息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将弹丸的运行轨迹显示到触摸屏上,触摸屏不仅能够显示弹丸的运行
由于实际工程中各种特殊要求,深潜器耐压壳体常常需要采用特殊的结构型式,目前国内外针对传统耐压结构强度与极限承载能力的研究已较为充分,而对于某些结构型式较为特殊的耐压壳
目前,在高精密频率测量领域中,数字化与虚拟仪器技术还没有广泛开展应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采样率的限制。精密频率测量中,待测信号的频率较高,对于测量精度也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奈奎斯特定理的限制,需要极高的采样率才能实现待测信号的数字化与高精度的频率测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具有较大的实现难度。本文提出的基于欠采样的数字化计数器,是基于数字化与虚拟仪器技术研制的数字化精密频率测量设备。设备能够克服奈奎斯特
本文以舰船柴油机双层隔振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基于Fuzzy/PI控制技术进行了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系统分析了模糊控制器静差存在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探讨了模糊控制
该文研究的是六自由度飞行模拟器的控制系统设计技术.根据直十直升机六自由度飞行模拟系统的设计指标,完成了平台结构、尺寸设计,介绍了液压站的设计原则.参考国内外模拟器常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缩写EPS)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助力转向系统,与传统的液压助力系统相比具有节能环保,路感好,跟随型好等优点。EPS系